《觀影你我他》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

文/王冠鈞 |2012.09.08
2022觀看次
字級

文/王冠鈞

上天唯一給人們最公平的一件事就是死亡,每個人都逃不過,只是遲早罷了。當我們生命到了盡頭,都希望自己是安詳的離開,但事實並非如此,不幸地,有些人並不安詳,這時候便需要禮儀師的幫忙。

當我看完《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後,發現其實這部電影要闡述的並不全然是死亡的黑暗。從一開始主角對這分工作的排斥與反感,使他很難走出對死亡的負面看法,對於死亡這件事始終難以接受。生與死,如何讓二者完美呈現,在這部電影裡說得很完整。

電影中充斥著死亡,乍看之下,完全感受不出對生命有何正面的思維,但影片的最末段,主角在處理自己父親的大體時,發現一顆白石,這顆由父親送給他的石頭再移交給自己的妻子,當他緊握著妻子的手,放在妻子懷孕的腹部時,便是代表一種傳承。

面對自己的父親去世,再把紀念物傳承給下一代,正是生生不息的想法,這部電影將生與死完美地結合,讓人看完這部影片,能對生死有進一步省思。

片中禮儀師整理大體時,一絲不苟的行為,讓人充分感受到禮儀師對生命的尊重,面對躺在那裡是冰冷的大體時,他先是用溫暖的雙手緊握住死者僵硬的雙手,才開始整肅大體的服裝儀容,他的每個動作都不馬虎隨便,因為他看見的不是死亡,而是生命的過程。

片中的他,身為一個樂師,理當與禮儀師的行業無關,但本片將生死和音樂藝術巧妙地融合,使人體會到生命中的每一段旅程,都是充滿著愛與莊嚴的樂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