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嘉義訊】嘉義縣鹿草鄉立圖書館暨文化學堂今年首度舉辦免費皮影戲研習班,昨天最後一堂課驗收九周訓練成果,在鹿草文化學堂演出自編自導自演的《頂半天(半天厝)大蛇傳》,劇情活潑搞笑,結合民謠及地方史,別具教育意義,不少居民帶小朋友看戲,都說「讚啦!」
皮影戲日漸衰落,鹿草鄉立圖書館為扶植傳統文化,開設皮影戲研習班,由館員編寫腳本,設計國語、台語,甚至「台灣國語」發音的口白,在地取材,以祖先的開墾史、地方神話為基底,加入地方婆婆媽媽討論完成。研習班從皮影戲史、戲偶製作到操偶等,一步步教學,希望讓更多人認識家鄉文化。
《頂半天(半天厝)大蛇傳》講述早年在鹿草鄉慈雲寺所在的半天厝村莊出現蛇妖,村民每年進貢一百斤麻糬換取平安;劇情結合鄉內吃喝玩樂的趣味情結,創意十足,讓觀眾讚不絕口。
皮影戲研習班指導老師黃興武表示,「很難得遇到這樣的學生」,他為團隊打九十九分。黃興武說,為了指導皮影戲研習班,他第一次到鹿草鄉,對學生的熱情感到很驚訝;學生口白研修、戲偶製作等各階段都能獨立完成,不是「半套」學習,相信未來能有大突破。
四十四歲學員林莉倩從小在台北長大,小時候學校規定不能講台語,她二十年前嫁到嘉義才開始學習台語,一直說得「不輪轉」;這次參加皮影戲班,為扮演好角色,拿著腳本不斷練習,昨天驗收成果時,已能將角色台詞背得很流利,讓老師和同學都刮目相看。她表示獲益良多,很有成就感。
鹿草鄉立圖書館館長翁秋霞表示,感謝政府補助鹿草鄉文化生活圈,讓皮影戲班免費開課,活絡地方傳統文化;嘉義縣舉行四場公演,二十二日在鹿草鄉愛迪生幼稚園、十月十七日在水上鄉立圖書館、十月二十四在縣府圖書館、十一月十日在梅山鄉立圖書館,「歡迎民眾來感受光、影和戲偶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