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南投訊】南投縣鹿谷鄉音樂家黃聖彥、吳毓嫻夫妻與兩個孩子,七月起開著廂型車,從家鄉到宜蘭、屏東、彰化等地,開車到哪演奏到哪,隨性舉行「行動音樂會」。
黃聖彥說,偏鄉小孩可能因幫忙家務,一輩子接觸不到音樂;他們的行動音樂會除了古典音樂,更融入當地民風,例如到彰化王功就演奏〈青蚵嫂〉,到宜蘭就演奏當地民謠〈丟丟銅仔〉,「火車行到伊都,阿末伊都丟……」,鄉親隨著黃聖彥一家人的演奏樂音高歌起來,音樂不再遙遠。
從事小提琴教學十三年的黃聖彥曾在大學任教,因音樂學習環境萎縮,一度對教學失去熱情;直到一年前,他在妻子鹿谷鄉娘家山上蓋了一間手創坊,晚上舉行樂團音樂會。
黃聖彥看到鄉親與孩子們對音樂的熱情,決定讓音樂平民化,假日開車帶全家人到台灣各地舉辦行動演奏會,七月至今去過宜蘭珍珠社區、彰化王功漁港、屏東車城和港仔沙漠、台北擎天崗。一到定點卸下鋼琴,隨興奏樂,所到之處都被民眾團團圍住。
行動音樂會也激起民眾學習音樂的風潮,鹿谷鄉九十歲的廖先生聽過後,天天拉著六十歲的兒子學小提琴。鹿谷鄉親連颱風天都冒雨欣賞。
黃聖彥還是國內少數會製作小提琴的達人。他拉著小提琴,樂音悠揚,琴身一條條凹痕,原來是「洗衣板」條紋,民眾驚奇連連。黃聖彥說,一般人認為小提琴昂貴、不易親近,他為了打破刻板印象,選用親切的洗衣板製作,「沒想到音質還不錯耶」。
黃聖彥也製作巴掌大的「小小提琴」,是兒子的出生禮,放在嬰兒手上剛好,且真的可演奏。黃聖彥笑說,兒子一出生他就開始製作,原本想當滿月禮,沒想到零件細緻太難做,變成兒子的「周歲禮」。
黃聖彥的十一歲兒子黃子默與五歲小女兒黃以樂,拿起特製「小小提琴」演奏架式十足,不怕生且有禮貌,和鄉親打成一片。
黃聖彥說,創意小提琴是拉近民眾與音樂距離的祕密武器,許多小朋友因此愛上音樂,下次他要嘗試用「砧板」做小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