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印度入境隨俗下,必須克服了許多心理障礙,對胃腸一向不好的我來說,最害怕的莫過於飲食。
在新德里文教中心和菩提伽耶印度佛學院內,三餐都是法師和師姐用心烹調,還因為加了咖哩和香料,同樣的菜煮起來比台灣的還美味。
第四天,來到菩提伽耶附近的一間印度育幼院辦活動,院方為表達感謝,特地請當地婦女準備奶茶和甜點,因為有了之前的好印象,自然大快朵頤一番。
但當晚,肚子開始狂拉,最嚴重時每半小時就跑一次廁所,到睡前算算跑了超過十次,感覺自己好像佛陀六年苦行時的模樣,瘦的只剩下皮包骨。另一位青年蔡立彥也中箭,和我一樣腹瀉嚴重。
翌日,我和腸胃打商量,今天要到鄉村義診,可是沒廁所,千萬不能瀉。出門前腸胃還不聽使喚,坐上遊覽車後,腸胃就乖乖地安分守己了。
義診當中,隨慧顯法師訪視農戶,村民又好心地端來一杯現擠現煮的奶茶,有了前晚經驗,早已蓋過奶茶香,說什麼都不喝。但慧顯法師輕鬆開導,加上村民熱切眼神,於是鼓起勇氣喝下,就讓腸子裡裝滿印度食物,做個徹底的印度人吧!半小時過去,一小時過去……腸胃註冊,不再拉了。
另一頭,蔡立彥虛弱的躺在房中休息,一直到中午有位佛學院小女孩,敲敲門為她端上一碗粥,當下立彥感動地想到當年星雲大師生病時,師公派人送來一碗鹹菜的故事。
原來,看似平常的一碗稀飯,在人生病時送來,關懷的熱度竟給了她無比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