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教育不能等 基礎要穩固

羅智華 |2012.09.03
1271觀看次
字級

【十二年國教面面觀】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於民國一○三年正式上路,實施時程已拍板定案,但不少人仍一頭霧水,加上國中會考、超額比序等規畫仍有爭論。本報推出《十二年國教面面觀》專欄,透過官員、學生家長、學者專家,呈現不同觀點與建議,讓十二年國教政策與配套措施清楚呈現。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八月中旬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登場,平日公務繁忙的縣市教育局長難得齊聚研討,會議手冊列出各式各樣教育議題,討論主題聚焦十二年國教。

局長們從學區規畫談到超額比序爭議,多元觀點凸顯十二年國教「備受關注」。教育部為何要推動十二年國教?要從九年國教說起。民國五十七年,政府為提升國民教育,決定推行九年國教,從那時起,每個孩子上完小學,還要背起書包上國中,透過九年國教的推動,讓知識更上層樓,使學識更扎實。

隨著社會進展,九年國教已無法滿足現實需要,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升學主義思維下,許多國中生為了考上「明星高中」,每天過著「白天上學、晚上補習」的生活,肩上書包愈來愈沉重,課業壓力壓得孩子喘不過氣,社會上湧現教育改革聲浪,民間團體也發起「教育改造遊行」,希望能讓孩子有良好學習環境,找回笑容與快樂。

長年關心教育的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十二年國教民間辦公室」執行長謝國清表示,早在民國七十二年、朱匯森擔任教育部長的年代,就已經有「十二年國教」的概念出現,但那時主要是以延長職業教育為主,希望針對沒有升學與就業的國中畢業生成立「延教班」,增加升學管道。

儘管十二年國教概念很早就浮現,但政策未完備、配套不夠周全,加上社會共識尚未成形,使得十二年國教多年來「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腳步一直未曾跨出。

謝國清表示,到了黃榮村擔任部長期間,各界在全國教育發展會議上達成「階段性推動十二年國教」共識,十二年國教邁入規畫期。後來歷經杜正勝、鄭瑞城、吳清基等部長規畫,成立十二年國教推動小組、逐步研議出推動計畫與配套方案。

總統馬英九也將十二年國教視為國家政策,強調教育是百年大計,不能蹉跎,希望達到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目標。他進一步在建國百年元旦宣布「一百○三年正式實施十二年國教」,至此,歷經二十多年討論與規畫的十二年國教終於拍板定案,確定上路時程。

「要提升未來競爭力,十二年國教扮演關鍵角色。」教育部長蔣偉寧受訪時指出,孩子的教育不能等,十二年國教是影響台灣未來的重要政策,一定要成功,他形容推動過程就像工程建設一樣,要按部就班一步步把房子蓋起來,讓地基更穩固;而十二年國教要做的就是「向下扎根、向上提升」工作,為國家未來競爭力打下好底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