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麗娟藥師
中藥與疾病間有無禁忌?其實,在西藥發明之前,遠古先人就是用中藥來治病強身,嚴格說來中藥是老祖先智慧經驗的傳承,加上現在的中藥炮製進步,安全性應較昔日為高。然而一個重要觀念必須了解,雖然中藥溫和,但是不當的使用仍會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負擔甚至傷害。
日前曾因新流感導致一些中藥材如金銀花、板藍根、菊花紛紛漲價,甚至金銀花還嚴重缺貨,坊間也出現一些號稱可提升免疫力的方子,其實,以中醫角度而言,人是有虛、實、寒、熱不同的體質,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喝退火的藥引預防感冒。
所謂「藥即是毒」,過度涼性的藥方,如金銀花、板藍根,對虛寒體質的人反倒會降低其免疫力;而黃耆、當歸、白朮,這些原先用來補血氣及脾胃的藥材,適合用在身體虛寒的人來增強體力,但若用在一個燥熱體質的人身上,無非是火上加油,反倒造成身體不必要的大負擔,適得其反。可見,唯有依體質量身訂做,才能真正達到增強體力的功效。
所以,中藥若使用得當並無太大的禁忌,最大考驗在於民眾不找醫師就診,寧願誤信偏方導致延誤病情,建議必須要經過專業中醫師開對處方,讓藥師調劑正確的藥(材),這樣才能對症下藥,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