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虎 錯亂的生命延續

文/屏東科技大學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 |2012.09.01
4410觀看次
字級
獅虎先天的基因缺陷,導致左後腳僵直、膝蓋無法彎曲,一生不良於行。圖/屏東科技大學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非報系

文/屏東科技大學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

您聽說過「獅虎」嗎?牠是從何而來呢?原來獅虎是由公非洲獅、母孟加拉虎所繁衍出的下一代。在自然界中,獅和虎的棲息地不會重疊,更不可能有繁殖行為,不同的物種在人為干預下交配產出的後代,常伴隨著明顯的基因缺陷。依據台灣《野生動物保育法》的規定,虎、獅皆是保育類動物,不可私自繁殖,政府可以依法課予罰金並將繁衍之動物沒入。

二○一○年八月,兩隻剛出生的小獅虎,從台南一處農場沒入屏科大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其中一隻,第五天後即夭折,而另一隻小獅虎經過照養員與獸醫師二十四小時、三班輪值搶救,雖然存活下來,但卻伴隨著難以改變的先天缺陷:牠的脊椎變形、左後腳僵直,而且膝蓋無法彎曲,使牠不良於行。一般老虎到一歲時就會停止成長,但獅虎則是到三歲才會停止,在體重增加及體型逐漸增大的狀況下,龐大身軀的負重與移動,將成為一大隱憂。

由於牠特殊的身體狀況,所需要的照養與醫療資源,遠大於非雜交產生的自然物種。照養員藉由緩慢步行以訓練牠手腳的肌力,補償後腳骨骼的功能缺陷,此外,獅虎的籠舍,也必須特別花心思設計,我們只能在牠有限的生命裡,減緩牠的痛楚。

自古以來,人為的野生動物異種繁殖屢見不鮮,目的多是為了譁眾取寵,以具有奇特外貌的動物吸引大眾的目光、滿足人類的好奇心,甚至獲取利益。但異種或近親繁殖所產下的個體,不但死亡率極高,僥倖存活的個體,幾乎都伴隨著終身的殘缺。期待社會大眾有正確對待動物的觀念,不隨意飼養、繁殖野生動物,讓小獅虎的悲劇不再重複上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