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北市新學年度要推動「學習共同體」,對老師、國一新生是全新的挑戰,家長也很期待。昨天開學日,一早就有家長陪孩子上學,尤其對上課增加討論、活化課程很感興趣。試辦學校之一新興國中,已有數名老師準備接受挑戰,將原本一節課的課程濃縮,留十五到二十分鐘讓學生討論。
新興國中校長謝勝隆強調,「學習共同體」是一個教育微改革,很多師範體系畢業的老師學到各種教學方法,但因為基測考試無法施展,未來取消基測後老師有更多空間可以發揮,讓活化教學可以派上用場。但提出「學習共同體」教學方法的東京大學教育學博士佐藤學教授曾經說過:「強迫一定會失敗」,因此決定由志願老師先做,希望帶動學校氛圍後引起其他老師跟進,預計兩三周後啟動。
新興國中是「學習共同體」試辦學校,多位老師有意接受挑戰,將撰寫學習單及調整上課方式。謝勝隆表示,不希望用強迫方式推動,而是先讓老師志願參與,有成效後其他老師自然會跟進。
兩個小孩念新興國中的陳姓家長表示,對十二年國教有點擔心,但對於「學習共同體」很期待,希望今年進國一的小女兒可以享受到,尤其是分組討論將課程活化。
但國一新生對這項新的教學方式似乎還未進入狀況,參與「學習共同體」的老師吳佳芸表示,以前不管老師再怎麼賣力在台上「表演」,總是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心不在焉,希望透過小組討論,讓這些孩子也能真正參與學習。
吳佳芸強調,以前花四十五分鐘講課,現在要想辦法濃縮精簡,抽出其中十五到二十分鐘讓學生討論。她舉例說,認識上古時代,除了正常上課之外,希望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讓學生想像上古時代的人一天該怎麼過,讓學生彼此交換心得,或許可以讓一直躲在後面的學生有學習的意願。
小孩剛上國一的宋媽媽則當場對老師說:「開始上『學習共同體』時,希望能讓家長旁聽,也想聽聽新的教學方法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