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文間 未竟的烏托邦

吳俞萱 |2012.08.31
1243觀看次
字級

難以窮盡的,不是烏托邦的存在,而是我們對烏托邦的想像。在一聲低沉而篤定的鋼琴單音落下之後,佩蒂史密斯輕聲唸出We were going to see the world,像先知一樣盤桓著孤傲的應許和神秘的語調,難以阻遏地描繪那新世界帶來的顫慄──他們沒有神也沒有國王,他們向虛空鞠躬,活在自己的自由之中,從我們緊緊抓住的所有事物裡解脫出來。

佩蒂史密斯在「Amerigo」層疊著熱情與生命力的每一聲呼告,向我們遞送那個新世界的輕盈,讓人渴慕一種純然的交付。我幾乎相信了,相信她遠甚於相信那個世界,相信她所描述的那個動人的世界無非就是她的心靈微型宇宙,遠甚於相信這樣的世界為我們敞開它的天空。若不是她的呼喚與鼓吹,也許我們不會想起,那個世界其實是我們未曾回去過的家園,而不是遙遠的烏托邦。

烏托邦「utopia」一詞,最早由英國作家托馬斯摩爾所創,結合希臘文「ou」(無)與「topos」(地方)的合成意義;然而,「utopia」跟希臘文中的另外一詞「eu」(美好)也有關連;因此,烏托邦意味著「不存在的完美境地」,也就是「沒有地方」是真正「完美的地方」。透過文學、繪畫、雕塑、建築、舞蹈、音樂、戲劇、電影……,所有藝術家在追尋的,正是鑿開想像的裂縫,探索人類生存的異質性與流動性,不斷補述、創造一個未竟的烏托邦。

他們努力勾勒出我們跋涉、再跋涉,苦心尋求後定居下來的空間,就像佩蒂史密斯的音樂與詩歌,是對世間萬物的盤根錯結,是對生與死進行重新上色,令獵豹與羔羊緊緊靠在一起,白日與黑夜都變得光滑。那未竟的烏托邦,就像米蘭昆德拉說「詩歌的使命」,是用一種出人意料的思想來迷惑我們,並使某一瞬間變得使人難以忘懷且值得情不自禁地思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