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橋上 上

方秋停 |2012.08.30
1349觀看次
字級

清晨,陽光匿藏雲層裡面,彥玲使勁將腳踏車抬上階梯,上了橋將車放下來,接連兩岸的車道在眼前延伸。彥玲一直希望重回這裡,於天未亮人車稀少時分,靜靜觀看城市的甦醒。

台北冬天陰濛濛,天空飽脹著水氣,水氣相摩挲,便惹出一場場間歇雨勢。這樣的寒天,期待溫暖陽光並不容易,而今天應該是個好天氣,彥玲多年來在橋上來來回回,清楚雲霧的身姿與默契,也熟悉氣候變化的規律。

曚曚光線中雲絲慢慢浮現,河水映出,與橋的彎弧交錯成另一種景觀。

彥玲記得小時候家住三重的小巷子,屋窄人多,全家人共擠一張床,爸是工廠鑄工,工作地點就在工業區的廠房。簡陋空間裡有座大熔爐,烈火在爐底燃燒,如心臟般帶動整廠的活力,煤煙混合著空氣,成為爸天天吸入的生命氣息。好幾次彥玲跟著媽送飯到工廠,只見爸汗水淋漓,渾身髒兮兮。

生活確如錫塊和銅鐵,須以烈火鍛燒,重新鑄造,才能造出有用的器具。那時爸下班回來,滿身汙黑,疲累的身軀二話不說便往椅子躺,如雷鼾聲隨即傳來,一聲聲在屋裡頭繞響。孩子們只敢乖乖在一旁寫功課,頑皮笑鬧全都噤了聲息。當時彥玲還未入學,是全家最悠閒的人,常在角落隨便地玩著,拿姐姐不要的紙亂畫,或摺出各種奇奇怪怪的形狀。從彥玲蹲伏的角度抬頭望──爸像疲困癱躺的牧羊犬,姐一個個如聽話的小羊,低頭嚼咬著草香。

昏黃燈光自頂上照灑下來,夜氛移動,爸的眼皮被一道無形光線拉開,他睜開眼坐了起來──躺椅咦哼兩聲,便起身進浴室。

這時彥玲總溜往姐的身邊,忙著搶鉛筆、亂翻書──爸嘴含著水呼呼嚕嚕,而後嘔地一聲,喉間的穢物盡數清出──水聲嘩嘩,姐姐們趁機聊起天來,彥玲則在其中拉著扯著,媽忙著將湯再熱過,將飯添好──硿一聲,浴室的門被打開,爸走了出來,右手將筷子拿起來往桌上一敲,彥玲他們全都安靜下來,繼續該做的事。

南橋肥皂氣味行走屋裡,爸的顏面煥然一新,他有著濃眉大眼高挺的鼻,洗去汙垢露出俊俏,又是公認的美男子。爸的好看一向出了名,媽常說當初就是貪圖爸英俊才嫁他,萬沒想到他成天把自己搞得又髒又黑不說,跟他過日子還真是苦。說歸說,媽對爸一直死心塌地,從來不敢有一句違逆。連生四個女兒,爸不曾嫌棄抱怨,媽認定爸是個好人。

貧窮屋簷下養著四千金,在那樣的時代何等地奢侈。而爸仍堅持讓孩子們讀書,而且要讀好學校。

什麼是好學校?

淡水河流過,陽光照出,對岸的房舍染上一層層金黃色。當時大家都說好學校全在橋的那一頭,於是大姐和附近鄰居小孩天天像小鴨般排成一長隊,從橋的這頭晃到那頭去上學。而在彥玲將要入學前,爸媽突然有了遲疑的討論:

「小妹這樣皮,我看就讓她讀橋這邊的學校就好了!」媽不放心地提議。

「那怎麼行?跟姐姐們一起比較有個照應!」爸繼續喝湯,唇齒間發出咻咻聲響。

「可是她根本靜不下來!」

「還是過橋去比較好。」爸將飯扒進嘴裡,他確定過橋去才會有好發展。

於是彥玲便背起書包,跟在隊伍後面。啊,天未亮,彥玲便抹了抹惺忪睡眼,三步併作兩步跑,跟著穿過街巷,再折往大橋的方向。寬廣的橋煞是壯觀,公車載著滿滿的人呼嘯而過,貨車機車和腳踏車絡繹不絕,大車駛過,橋面發出硜硜硜聲響,整座橋如見不著盡頭的鐵道。

晨風吹,上學的隊伍奔走橋上,旁人都趕忙著向前,只有彥玲拚命左顧右盼──雲霧接連,漸次傳來的車聲融合著潺潺水流,天空逐層亮開。

天天跟著過橋進到學校,讓鐘聲將日子分割成一段段。鐘一響便安靜,兩眼盯著老師和黑板,下課鐘傳來,便趕忙衝往操場、或於走廊花圃間來回奔跑。一本新書、筆記在課桌上攤開,緊握的筆尖在紙上哆嗦。而筆記本的方格太小,裝不下四散的筆畫,彥玲的作業一次次被老師退回來重寫,鳥獸蟲魚任意爬行,又硬是被抓回來重新歸位。

彥玲手指抓筆抓得煞是費勁,卻仍被認為是鬼畫符,老師的臉色似如天空雲彩,有時蒼白有時一陣陣的青紫和灰藍。媽常被老師通知到學校,不外乎是因為彥玲的不開竅。媽拚命向老師賠不是,一邊憂心難過地看著彥玲,放學時帶彥玲從台北市的方向往回走,牽著彥玲一句話都沒說,雲層壓得好低,天空一片灰黑,感覺隨時就要下雨。

隔天一早彥玲又稀里呼頎地跟著爬上台北橋,陽光自河的盡頭探出頭來,整個河面閃動粼粼波光,這景致教人不覺地興奮,於是便和鄰居在橋上追逐了起來。大姐在一邊拚命喊彥玲,彥玲則一逕地快跑,一輛機車從旁衝了過來,迎面將彥玲撞個正著。

一聲尖叫跌落橋上。

彥玲睜開眼時,眼前一片白,明明還在橋上,而天上的雲為何都不動?白雲該要移動、該要款款地飛舞、或從灰黑轉往淺藍的天空變換形狀,為什麼,天空不動了?

而後爸的臉移了過來,是彥玲不曾見過的蒼白沮喪,媽的啜泣聲在旁邊窸窸窣窣,彷似橋下淙淙的水聲。

「我怎麼了?」

彥玲心底不停地問,眼淚不覺簌簌流了下來。

從此彥玲乖乖坐在輪椅,被固定的影子不再能到處亂跑。

那時大姐一見著彥玲的腳,眼眶便不覺地紅了起來。彥玲也想要號啕大哭,卻不知怎地擠出了笑臉──「其實這樣也很好,以後都可以舒舒服服地坐著。」

上學隊伍從此改變了陣容。大姐他們輪流推著彥玲,天天在淡水河上來來回回。彥玲坐在輪椅上頭,兩腳無力,舉頭四望,只見橋這頭工廠煙囪冒出一管管黑煙,於天空聚成團團烏雲,橋的那頭,房子一分分拉高,雲下的景觀天天變化著。那時經常有一隊牛羊和彥玲他們行走相反的路線,晨曦分照路的兩邊,他們乖乖地走著,牛羊也安分地前來,這頭汲取的草香將回到那頭長成營養。(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