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事奉學校 9月設立
將於九月成立的「台灣原住民事奉學校」,是牧者心中的夢想,多年的禱告。預計讓每個學生接受一至二年的訓練,畢業後差派至教會、職場或校園,牧養不同的族群。
桃園大溪榮美教會張以諾牧師表示,原住民是末後神國度的特種部隊,關鍵的少數。即便現在台灣原住民教會看似軟弱貧窮,但神有極大的心意,每年舉辦的原住民青年挑戰大會,都會召聚四、五千名原鄉青年參加,有數以千計的年輕人決志信主,願意獻身。因此,有必要設立原住民事奉學校,裝備、訓練他們,成為主可用的器皿,預備台灣的復興。(觀莘)
宗教與和平生活營 花蓮舉行
第十三屆「宗教與和平生活營」日前在花蓮舉行,有佛教、道教、天主教、新教、基督教、一貫道、天帝教、統一教、軒轅教、天地正教、天道、韓國大巡真理教等團體青年代表參加。
此次活動由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簡稱TCRP)主辦,旨在讓青年們認識彼此宗教,避免宗教間誤會。在會中,台灣大學陳教授介紹創立TCRP的推手—耶穌會司鐸馬天賜(Albert Poulet-Mathis)神父的事蹟。
TCRP成立於一九九四年,宗旨是基於宗教博愛之情操,藉由宗教、文化、教育及社會關懷等方式,增進各宗教間之了解與合作,發揚人性的真、善、美.並促進社會的和平與進步。
(觀龢)
大馬華裔清真寺 獲准華語講道
馬來西亞甲州興建中的首座(大馬第三座)華裔穆斯林清真寺,占地兩公頃,預計二○一四年竣工,日前獲得麻六甲宗教局批准,可以華語講道,以便向州內近四千名華裔宣講伊斯蘭教義。其講道內容將譯成馬來文顯示在祈禱大殿的銀幕上,以方便一同祈禱的非華裔穆斯林。
麻六甲中華穆斯林協會主席葉曼梭指出,語言和清真寺的名稱僅代表某種族的身分,旨在讓每個人都能準確傳達祈禱的原意,並不會破壞穆斯林族群的團結。例如,吉隆玻的印裔清真寺用淡米爾語,吉蘭丹和霹靂的華裔清真寺以華語講道,但其他族群的穆斯林也在那裡進行祈禱。
(觀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