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百科】古今戒賭文藝觀

林生花 |2012.08.27
2031觀看次
字級

賭博,可說是家庭及社會公害,因此,古今不少有識之士或悔過賭徒,採取各種形式勸戒世人切莫沾染上這種毒害人的精神鴉片:

戒賭法。我國古代曾採取過多種禁賭措施,最奇趣有效者當推明太祖朱元璋實施的。

他先是下令建造一座「逍遙樓」。然候把賭棍囚在樓裡讓他們縱情去賭,但不供飯吃。賭棍們餓極之下無心戀賭,紛紛醒悟唯有自食其力才是人生正途,同時,朱元璋又下令嚴懲一批賭頭,一時讓京城內外賭風靜止,此舉廣受朝野稱道。

戒賭詩。古時有個父親得知「獨苗」沉迷賭博,肚有墨水的父親寫了一首詩勸戒兒子:「貝者是人不是人,只為今貝起禍根。有朝一日分貝了,到頭成為貝戒人。」

嗜賭成癖的獨子看罷,百思不得其解,父親便一一點破:「貝者為『賭』,今貝為『貪』,分貝為『貧』,貝戒為『賊』。」這賭、貪、貧、賊四字,便是每個賭徒在賭博中愈陷愈深的過程。兒子終解父親勸誡的苦心,幡然悔改,從此戒了賭。

戒賭畫。清代著名畫家李鱔,得知好友李發因染上賭博惡習,鬧得夫妻反目,便上門看望。他對李發說:「聽說你輸掉許多銀子,我專程送幅畫給你當賭本如何?」李發聞聽感激不盡,接過畫,展開看大吃一驚,忙問李鱔:「這畫中女人多像我妻子!」

李鱔點頭,隨後大聲讀起畫上的題詩:「丈夫在外賭紅了眼,妻子居家乾瞪眼,兩個孩子餓昏了眼,梁上繩子正張著眼。」李發深覺愧疚,從此戒賭,夫妻又和好。

戒賭聯。有副刻畫賭博的長聯。

上聯為:「八百元現鈔,借來手裡。疾足赴賭,喜洋洋興趣無邊。看:春宵若斗,夏夜拚搏,秋日集資,冬天決戰;良朋密友,何妨紅眼爭錢,趁酒酣煙濃,暫拋卻政紀國法,更忘餐廢寢,鼓舞起壯志豪情;莫辜負四時積蓄,萬元迷夢,雙目血絲,三杯苦酒。」

下聯為:「數千金敗績,慘上心頭。力竭神衰,悲滾滾錢財何在。想:父罵不肖,母斥賭鬼,妻子垂淚,子啼號啕;扯肝牽腸,仍作大將風度,縱群譏眾笑,且充作地啞天聾,便蕩產傾家,都付與骨骰撲克;只贏得幾張借條,半病軀體,兩鬢白髮,一身惡習。」

這副長一百八十字的「賭聯」,從賭徒借錢赴賭到悲慘輸掉,娓娓道來,對賭博進行了淋漓盡致、入木三分的鞭撻。

戒賭歌。有一首閩南語〈勸君莫賭歌〉:

一勸郎君莫拔繳(賭博),拔繳的人心最裊。個個都想贏大錢,結果人人家伙了。

二勸郎君眼帶淚,繳間裡面多是非。贏者不穩輸者恨,一腳二拳都吃虧。

三勸我的好郎君,自古繳是惡鬼魂。一纏上身不吃睡,勞心損神亂紛紛。

四勸郎君淚淋漓,終日為繳心痴迷。變賣家產做繳本,放父放母放妻兒。

五勸郎君心頭酸,繳一拔落到天光。柴米油鹽無人管,顆粒無收田地荒。

六勸郎君吐真情,借債拔繳萬不能。家破正是從此起,骨肉干戈屢發生……

真是寫盡那些嗜賭成性者的醜惡、落魄嘴臉。

戒賭謠。清末民初許多人既抽鴉片又賭博,把妻小置之腦後。其時,在閩南就流行一些戒賭謠:

「鴉片土,吃了人糊塗,日夜都想賭,某(妻)不顧,子不顧,當衫褲,行短路……」

「一更窮,二更富,三更起大厝,四更賣妻做大舅,五更做賊入獄住……」

上海市郊,也曾流傳這樣一首戒賭民謠:

「天子九,地子九,四人坐下推牌九,輸去洋鈿九十九,老婆走到房門口:你這個殺千刀的走不走?害你爹去走街,害你娘拿棒頭,害你兒去放牛,害你女做丫頭,害你老婆拎籃頭。」

把賭博的害處慘狀,描繪得透徹詳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