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雍正皇帝是一個爭議性極大的皇帝,最主要原因是大家對雍正的印象壞透了,認為他得位不正,而且做了許多壞事情,甚至還用殘暴的手段對付敵人。
但實際上,雍正卻可能是歷來最勤政的皇帝,他每日至少要寫上八千字,工作超過十二個小時。雍正很忙,但不會是忙著跟馬爾泰若曦談戀愛,而是忙著看公文、批公文。
雍正也忙著收爛攤子,他的英明父親康熙大帝,留給他的國庫金額只有八百萬兩白銀,實在不夠用。
康熙生前六次南巡,表面上很風光,但實際上勞民又傷財。他的兩個密探李煦與曹寅,也打著攬絡江南鄉紳、讀書人的名義,花錢如流水,當然也從中賺取不少利益。地方官員虧空銀兩,雍正在當親王時就已經了然於胸,登極稱帝後,就開始算總帳。
雍正當上皇帝後,內閣擬了一份「恩詔」,打的如意算盤是新君嗣位大赦天下,戶部於是提出虧空的數據,要求豁免。沒想到雍正就把戶部開列的帳單,當成查贓的證據,他下令要求他的十三皇弟怡親王允祥,成立廉政單位「會考府」,徹底調查官員虧空與貪瀆。
經過一番大清查,戶部庫銀虧空二五○萬兩,堂官、部吏、司官要賠一五○萬兩。他並要求官員們要在三年內補足虧空。
而在追查虧空公款過程中,雍正也查出他的十二皇弟允祹,曾經管過內務府並且侵吞公款,雍正便命令允祹把家中所有財產拿出來賠償,甚至要他把家用器皿搬到大街上賣,一點都不留情面;而十皇弟敦郡王,也被查出虧空,不但賠了大量金銀,還抄了他的家。
查中央的虧空就已經是這樣嚴格了,查地方虧空就更加嚴厲。他對付貪汙的方式,就是要貪官們賠錢、抄家、罷官與法辦。
康熙朝的大紅人李煦、曹寅,因為虧空關係,到雍正朝時遭到追查,家道中落。曹寅的孫子曹雪芹的《紅樓夢》也因此而誕生。
康熙的爛攤子,經過雍正肅貪查贓以及採取一些有效的對策後,庫銀增至五千萬兩白銀,為乾隆盛世奠定基礎。
(相關內容在下午三點警廣FM104.9頻道《一點新樂園》節目同步播放,歡迎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