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天文台台長傅瑞思神父(右)參訪佛館,由國際佛教促進會執行長滿和法師(左)導覽。
圖/人間社記者陳昱臻
【人間社記者陳昱臻大樹報導】梵蒂岡天文台台長傅瑞思(Jos?Gabriel Funes)神父,十二至十八日應政府邀請訪台,希望藉由此次訪問,了解中華文化與天主教會在台的發展現況,並進行跨宗教交流。十六日上午傅瑞思神父在外交部歐洲司簡任秘書回部幹事黃瑞龍陪同下,參訪佛陀紀念館。
首次參觀佛教寺院的傅瑞思神父,沿途欣賞風雨走廊旁書法名家所寫的《佛光菜根譚》,並觀賞《護生圖》與《禪畫禪話》。傅瑞思神父表示,雖然看不懂中文,但從導覽及親身走訪佛館中,看見佛教與天主教間擁有共同的價值觀,亦更深入認識佛教的修持與文化。
他分享,天主教耶穌會每年有八天的神操指導避靜靈修,他也曾體驗一個月的神操靈修,在靜默與祈禱中度過,並與靈修輔導面談。在當下感受身心不執著的自在,心很清明,可以讓人做出正確決定,靈修與佛教的禪修概念不謀而合。
傅神父對於地宮文物及佛陀造像相當感興趣,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佛陀「長耳相」,象徵耳根清淨,因為對他們而言,「諦聽」很重要,要能自我覺察,並學會分辨何者是天主聖神的聲音、何者不是。因此,天主教和佛教在修持方面,皆是教人要善聽、不執著,而得到身心的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