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身教】 母親的便當

茱麗江 |2012.08.15
1266觀看次
字級

大約在我十三、四歲,上國中時,母親每天晚上都幫我準備好隔天早上帶到學校的便當。有一天,正值青春期、體能消耗量大的我,飢腸轆轆的等待著掀開便當盒的那一刻,只見白飯上只有一顆黃白分明的「荷包蛋」,我強忍著同學異樣的眼光和自己失落難堪的表情,不顧一切的衝出教室,躲到校園中無人看見的一棵大樹下,掩臉狂哭了起來。

那天放學回家,我帶著一顆無法體會母親為何如此草率的心情,氣沖沖的跑回家,正想和母親理論的時候,看見母親在照顧罹患失智症的爺爺和剛中風的奶奶。當時我們家的經濟情況並不好,不僅要靠父親上班養活全家,母親也要一早就到成衣廠打工。母親每天在工廠,要搬著一疊疊厚重的衣服,到了晚上還要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幫我們煮飯,然後再幫爺爺更衣、換尿布,餵奶奶吃飯和洗澡。

一想到母親是多麼堅強的硬撐著,幫我們三個小孩準備便當的那份心意,我的心中就一陣酸楚。在那時,目睹一切的我,像是一夜間長大的孩子,明白了母親可能太累,累到忘了幫孩子的便當加菜。

至此之後,我每天晚上都自告奮勇的幫母親準備大家的便當,也常幫母親搥搥背、遞毛巾擦擦汗,更加倍努力認真念書,不讓母親擔心。

記得親子專家陳之華老師曾說過:「教養,就在不可言喻之中。」母親雖然話不多,也顯少告訴我們做人做事的大道理,但是由她身上看到的點點滴滴,早已在我心中樹立起最好的典範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