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食核汙染物 福島畸形蝶突增

 |2012.08.15
797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科學家發現,去年日本福島核災後,當地蝴蝶的腳、觸角與翅膀突變情況增加,後代畸形率更比親代高一倍,似乎是核電廠輻射外洩進入環境,連帶影響蝴蝶生態。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福島核災後兩個月,研究人員在福島等十個日本不同地點,捕捉觀察一百四十四隻醡漿灰蝶成蝶,比對各地突變案例。

比對結果發現,環境輻射量較大的地區,蝴蝶的翅膀小很多,眼睛也發育異常。

福島事件發生時,醡漿灰蝶還在幼蟲過冬階段。

領導研究的沖繩琉球大學教授大瀧丈二,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發表研究成果指出:「一般相信昆蟲非常能抗輻射,從那個角度看來,我們發現的結果相當令人意外。」

大瀧團隊接著在距離福島核災事故地點約一千七百五十公里、幾乎測不到輻射的實驗室內培育醡漿灰蝶,發現新生蝶出現上一代沒有的某些畸形,比方說觸角畸形。

六個月後,他們再從這十地捕捉成蝶,結果發現突變率比福島事故後沒多久捉到的蝴蝶高出一倍。

團隊總結,突變率較高是因為食用汙染物,但也因為這些蝴蝶的親代基因突變,即便外觀沒有變化,也會遺傳到子代。

大瀧團隊研究醡漿灰蝶超過十年。團隊先前研究顯示,醡漿灰蝶對環境改變非常敏感,因此福島事故前曾考慮用以偵測環境,扮演「環境指標」的角色;不過現在這份新研究結果顯示,福島事故後殘餘的輻射物質雖已衰變,仍會影響醡漿灰蝶發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