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當空下,馳騁運動場上,任由汗水淌落臉龐,滌去一切勞形困倦,是忙碌塵勞生活中最大的享受之一了!現前這股林來瘋熱潮,想必喚醒很多人沉睡心底已久的籃球夢,想重溫熱中運動的年少時光——拎一顆籃球,在球場三五成群,切磋球技的同時,也搭起彼此情感的橋梁。
想起前些日子步入腳踏車店,映入眼簾的是一位看似而立之年的男子,正為略顯破敝的籃球充氣,此時收音機流瀉而出的正是林書豪告捷的新聞,我們互望一眼,彼此露出會心一笑。我想,打氣機撐起的不單單是球本身,還有意猶未盡的運動夢想,企盼尋回曾經的熟悉。
不只籃球炙手可熱,其餘運動項目也歷久不衰。很多人都曾熱愛過運動,尤其對大男孩而言,運動見證著他們的成長歷程,有歡笑也有淚水,構成鮮明畫面。
倫敦奧運正如火如荼展開,奧運乃四年一度國際盛事,也是運動家的最高殿堂,選手們那股衝勁往往感染場邊觀眾,忘情地喝采吶喊,為他們的極致表現而歡呼,共享得來不易的榮耀。
當然,運動員應愛惜羽毛,秉持潔身自愛的原則,不昧著良心犯規,避免不名譽的行為。曾有選手服用禁藥,輕則被判比賽無效,重則終身禁賽,偷雞不著蝕把米,甚至遭世人唾棄。
成敗雖然重要,卻不能泯滅良知,犯下可恥的錯誤,一個運動員不該執著一時勝利,而做出顏面無光的行為,誠如羅家倫先生〈運動家的風度〉一文闡述的主旨:勝固欣然,敗亦可喜。運動場上講求的不僅是技術,更強調光明磊落的對決,暗箭傷人,就算贏得勝利也不榮譽,還是憑藉自身實力才是正道。
運動可強健體魄,正面助益不容否定,然而若過度崇尚,會招致反效果。古代斯巴達人成天練武,不吸收文藝,拒絕文明於門外,雖建立起攻無不克的軍隊,威震希臘城邦,但因野心急速膨脹,和雅典鬥得兩敗俱傷,終究遭波斯吞併,強大軍隊葬送於新式文化下,悲慘地淪為歷史名詞,也將窮兵黷武的下場公諸於世,徒留後世不勝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