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搖船圖/雲門舞集舞蹈教室提供非報系
編按:
在家庭中,父親大多扮演默默守護心愛家人的角色,看似無足輕重,卻是維繫家庭的中流砥柱。在八月八日這個屬於爸爸的節日,為人子女者,別忘了給爸爸一個熱情的擁抱,並大聲地說一聲:「爸爸,我愛您!」
文與圖/雲門舞集舞蹈教室提供
「我記憶中有很多媽媽的氣味,即使媽媽過世後,我都還記得她的體溫給我的感受。」美學專家蔣勳說,這種記憶和感受,對他來說一直是一種安定、穩定的力量。一位在雲門教室,和孩子一起上「生活律動」親子課程的爸爸說:「回想自己的成長過程,與父親的身體接觸,只有在我生病發燒時,他伸出手摸我額頭的時候……」。
根據近期的研究調查,仍強調父親角色,對於孩子的行為發展很重要,但父親在傳統角色的影響下,時常愛在心裡口難開,或是不知道用什麼方式跟孩子玩,與孩子的身體接觸比較少。其實,爸爸可以運用身體優勢,和孩子一起律動遊戲,表達心中的愛與關懷,從小,就為孩子存入溫暖的記憶。
更多父親願意參與孩子成長
雲門教室資深輔導老師林怡君觀察到,「生活律動」親子課程,從將近六年前開始授課到現在,爸爸和孩子一起上課的比例逐年高升,周末假日,更有高達六成的親子課班級,是爸爸和孩子一起上課。最令人驚喜的,是很多爸爸主動參與,把握與孩子的相處時光,或因為媽媽的鼓勵與「刻意」的安排,用輪流的方式,讓爸爸在繁忙工作之餘,仍能參與、陪伴孩子成長。
運用身體優勢 與孩子遊戲
從課堂上發現,孩子很喜歡跟爸爸一起上課,因為爸爸力氣大,造飛機可以飛很高;摩天輪可以坐很久,而且當爸爸放開心胸、玩性大起時,就會像個大男孩一樣,跟孩子共同挑戰稍有難度的身體創意。
男性平均身高較女性高,力量也較大,可以遊刃有餘地在各種空間做加速度的旋轉、移動,以及靜態動作,給孩子較強的大腦與身體的良性刺激。
由教室回到家庭生活,細心的媽媽觀察到孩子開始會找爸爸玩了,爸爸也因為孩子一個主動的擁抱,從肢體緊密碰觸的瞬間,解放工作中的壓力。有個六歲,最近開始獨立上課的孩子分享著:「我好想念小時候上的親子課,因為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上課一起玩。」其實,上親子課時,孩子才三歲,即便只有短短一年或半年和父母一起跳舞,但擁抱的溫暖、彼此的肢體互動,卻是孩子一輩子的身體記憶。
●爸爸的律動寶庫

一、摩天輪
爸爸雙手抱起孩子,孩子面向前方。
往左邊或右邊上舉,在空中畫出一個圈圈,像是摩天輪一樣。
二、造飛機
爸爸一手托著孩子胸口,另一手環著孩子的腰,將孩子在空中平放,像一架飛機一樣。
孩子雙手打開,變成飛機的機翼,把頭抬起來,眼睛看著前面。
帶孩子在家裡變成造飛機旅行,或是在戶外公園,在大自然裡旅行。
三、搖搖船
爸爸盤腿坐著,讓孩子也盤腿坐在爸爸腿上。
搖搖船要起動了,左右搖擺。
●律動小叮嚀
與孩子一同遊戲時,要把握幾個律動身體的重點。遊戲前,帶著孩子跑一跑、轉一轉大關節,為自己和孩子熱身一下;遊戲時,從慢速開始,例如:摩天輪從慢的開始轉動,造飛機和搖搖船也是,讓孩子感受與掌握身體感覺與變化,同時觀察孩子的表情,適時地加快速度,親子之間會玩得更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