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福報》讀到有關「越區就讀」的文章,頗多感觸:有一名學生,上完了一學年,媽媽竟想幫他轉學,越區到台中去讀書。我告訴這位媽媽,學生若肯讀,在哪裡成績都會好;若不肯念,再好的學校也沒有用。這位媽媽聽了我的話,沒有轉學。學生國中畢業後,以優異的成績上台中一中,再上台大,現在是某上市電子公司的高級人員。這位學生家長每次見到我,都一再道謝。
另有一名學生,從別的鄉鎮越區來就讀。功課不見起色,常是班上的殿後者。他曾訴苦說,是他爸媽硬要他來的。每天光來回的搭車時間就要兩個多小時,加上等車,更久,而車上經常很擁擠,常得用站的,每天都因此累得要命,根本沒時間、精力讀書,功課怎會好呢?
我任教的學校,因為升學率高,越區來的學生極多,每天有四、五輛專車,其中當然不乏成績好的,但普通的、成績不好的,更是占多數。而越區就讀,要多花不少時間、金錢,實在沒有必要。尤其升大學的「繁星計畫」愈來愈普遍,坦白講,愈是偏鄉的高中,錄取大學的機率,特別是錄取國立大學的機率更大,何必越區就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