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散布、下載、觀看兒少性侵圖像,等於是讓被害者受到二度創傷!為避免被害兒少受到網路流竄照片的重複傷害,微軟公司將「照片DNA」(PhotoDNA)編碼比對技術捐給台灣展翅協會,可進行搜尋、比對、攔截符合設定條件的圖片,一旦攔截,可立即通報執法機關,找出散布源頭。
展翅協會引用美國國家失蹤及被剝削兒童中心(NCMEC)截至二○一○年的統計表示,三千三百四十一名受害兒少中,有五百六十五人的圖像被轉載四次以上;另依據協會「web547網路檢舉熱線」二○一一年度報告,指出去年兒少色情案件占總檢舉情色內容網站的百分之七,大約四百四十四件,受害年齡最小為三至五歲女童,呼籲社會重新看待圖像散布與兒少性侵問題。分析圖像內容得知,受害者以歐美白人兒童居多,亞洲兒童次之。
展翅協會秘書長李麗芬表示,過去台灣以「兒童色情」看待圖像散布的議題,但國際上更重視,均以「兒少性侵內容」看待,因為每張影像都是孩子被性侵的證據;在網路散布、下載、觀看,對受害者都是傷害。
李麗芬指出,依聯合國二○○九年的報告,七十五萬戀童癖者潛伏在網路上,每天至少有二百張新的影像被散布。
另外,美國國家失蹤及被剝削兒童中心統計,不少受害者的影像交易超過四次以上,為避免被害兒少受到網路流竄照片的重複傷害,微軟公司將「照片DNA」編碼比對技術捐給展翅協會,找出散布源頭。微軟表示,即使性侵圖片被加以修改、重製,還是能夠過濾出來。
中華電信、蕃薯藤、微軟、臉書等多家資訊服務業者,陸續加入配合,逐步建立「照片DNA」防護機制,台灣也因此成為北美以外,亞洲地區第一個與網路業者合作,共同打擊兒少性侵犯罪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