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觀史】以殺止貪的朱元璋

余遠炫 |2012.08.06
1778觀看次
字級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因為從小就看見元朝官員貪汙腐敗,欺凌百姓,他的父母親更為這樣活活餓死,所以他對貪官非常的痛恨,當上皇帝之後,三令五申要求官員不得貪汙受賄,否則就會不得好死。砍頭、剝皮、抽腸、凌遲等各種血腥酷刑,要讓官員害怕不敢貪。

不過「賠錢生意沒人做,砍頭的生意有人做」,官員貪汙案件頻頻發生。原來明朝的官員薪俸相當的低,七品官員的薪俸換算起來比我們現在的最低工資還要少,而且這樣的薪資還要支付其他日常開銷、人情世故。

朱元璋認為,官員要苦民所苦,錢夠用就好,要發自真誠為民服務。但現實是,錢真的不夠用,官員不是貪瀆就是巧立名目收取各種費用,來補貼不足。

朱元璋在位時期,有個叫郭桓的戶部侍郎,相當於現在的財政部次長,就利用職位貪汙,不只是私吞賦稅還盜賣官糧,尤其是浙西官糧明明有四百五十萬石,郭桓卻只上繳二百萬石。朱元璋擴大追查下,發現中央與全國十三省地方官員,甚至是有一點錢的民間百姓,都跟這起貪瀆案交織在一起,案情相當複雜難處理。

朱元璋處理的方法就是「以殺止貪」,中央官員(吏戶禮兵刑工六部)除了尚書與侍郎外 (部長、次長)),其他大小官員全殺,地方官員甚至是民間富人涉及貪汙也殺,這場以殺止貪,總共殺了三萬多人,並因此引發民怨,認為皇帝不分青紅皂白胡亂殺人。不但中央政府機關,每個部會只剩三個人上班,民間稍有資產的人,也因為這樣被抄家破產,國本動搖。

朱元璋為了平息民眾的怨氣,於是把過錯推給了審判官吳庸,並把吳庸當成替罪羔羊殺了。朱元璋祭出治亂世用重典的方式,以殺止貪,固然收到一時效果,但卻讓不少無辜者牽連其中,反而失去成效。

肅貪除了用重刑外,還需用更多方法與制度設計,讓官員不想貪、不必貪也不會貪,這才是王道的作法啊。

(相關內容在下午三點警廣FM104.9頻道《一點新樂園》同步播放,歡迎收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