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被稱「醉鬼」的蘇拉颱風,行進路線令人捉摸不清,先是變換路線向西走,昨天清晨登陸花蓮,約三個小時離開,下午又從東北角三貂角掠過,二次登陸,並轉為輕颱,往西北進行,台灣西半部雨勢加劇,全台累積雨量持續上修。颱風警報可望在今天下午以後解除。
蘇拉尚未離開,關島北方海面又出現新的熱帶性低氣壓,向西緩慢移動,近期內不致於發展成為颱風,目前離台灣尚遠,未來是否會影響台灣,氣象局正密切觀測中。
中度颱風蘇拉行進路線詭譎多變,原本在花蓮外海打轉,先是變換路線向西走,昨天清晨三時二十分中心登陸花蓮縣秀林鄉,小轉一圈後,清晨六時十五分又出海,在花蓮近海「原地打轉」多時,之後重新啟動,下午二時,中心再次登陸新北市三貂角,但同時也減弱為輕度颱風。
颱風中心移到台北西北方後,移動的速度加快,東北部和北部的雨勢趨緩,但台灣西半部從西北風轉為西南風,高雄、台南、嘉義、雲林、台中、南投和苗栗的雨勢加劇,沿海適逢大潮,由於山區和平地已經降下很多雨,多處地區因雨水排不出去而淹水或海水倒灌。
中央氣象局第一組防災科科長謝明昌指出,和蘇拉路徑相仿、「二次登陸」的颱風是二○○八年的辛樂克颱風;但辛樂克是強烈颱風,造成的災害比蘇拉大很多。謝明昌強調,「二次登陸」不代表災害加重一倍,因為它第一次登陸時結構已經被破壞,第二次登陸時威力沒那麼強了。
台灣颱風與洪水研究中心主任李清勝說,蘇拉在陸地上打轉時結構被破壞,所以這次台北市、新北市的雨量不是很多,算逃過一劫,如果它打轉時在海上,災情就大了。
但也由於蘇拉影響台灣的時間拉長,氣象局昨天兩度上修總雨量預測值,清晨時將宜蘭山區雨量上修至一千五百至二千毫米;下午又將台中、彰化、南投、雲林和嘉義雨量全部上修,最大值在雲林縣和嘉義縣山區的九百至一千二百毫米。
截至下午三時,南投縣國姓鄉樟湖站單日已經飆下六百四十四毫米雨量,南投縣鹿谷鄉鳳凰、雲林縣古坑鄉草嶺、嘉義縣阿里山鄉豐山也都超過六百毫米。三天下來最多的還是宜蘭縣大同鄉太平山的一千七百七十六毫米,台中市武陵和新竹縣西丘斯山也都超過一千毫米。
而未受颱風直接影響的台東縣,則因蘇拉颱風的外圍環流造成氣流沉降,吹起焚風,前天晚上十一時起,氣溫從原本的攝氏二十七點五度起愈來愈熱,昨天清晨五時左右熱到三十六點八度,很多民眾在睡夢中被熱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