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誕生
偈曰:「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付囑品‧第十〉
讀懂名句
達摩祖師的偈頌曰:「我來到東土中國,是為了弘揚佛法,度化迷惑的眾生;一花繁榮開出五葉,奠定直指人心的禪門教示,自然便能結出禪宗興盛的果實來。」
名句故事
知道六祖惠能大師將不久於人世,他的弟子法海向他禮拜之後問:「師父您圓寂之後,佛法的衣將傳給誰呢?」
惠能大師說:「自從我在大梵寺講法開始,直到現在,我所講述的內容已被記載抄錄,廣泛流傳,並稱作《法寶壇經》了。只要依照這部書講述,就是正確的佛法,因此你們要遵循它、守護它,按照上面所說的一代代傳授給弟子,並用它教導大眾。
於是我只對你們傳佛法,不傳衣,因為你們都能對佛法深信不疑,並都能擔當起弘法的重責大任。而且依據禪宗初祖達摩傳法的頌偈,也說衣缽不用再傳了。
達摩大師所留下的頌偈,便是此名句。偈中提到的五葉,有兩種說法:一是指禪宗二祖至六祖的五代祖師;另一說,則將五葉視作一個預言讖語。
惠能不傳衣缽給單一人,而是廣傳佛法,使得佛法大盛,產生往後的五個法脈。所以五葉即指六祖惠能大師之後,禪宗分為臨濟宗、曹洞宗、溈仰宗、雲門宗、法眼宗等五派。
兩種說法都同樣地預言著禪法將在後世得到弘揚,枝葉繁茂,自然能結出成果。
新說名句
禪宗二祖慧可禪師當初追隨達摩祖師學習,將自己的左臂砍斷,表示求法的決心,達摩終於收他為徒,將他的本名神光改為慧可,並將佛法袈裟傳授給他。慧可疑惑地問:「既然師父您說過,禪法以心傳心,不立文字,為何還要這件袈裟呢?」
達摩祖師回答:「禪法是內授的,用來印證悟心;而袈裟是外傳的,用來確定禪旨。雖然袈裟不根植在禪法之上,禪法也不在袈裟之內,但佛陀用這樣的方式傳付道法,我也跟著用袈裟做為信物,使後代傳法之人有所稟承,學道之人確知宗旨,以斷除眾生的疑慮。」
慧可跟隨達摩九年,晝夜不離左右,大師告訴他:「當初如來佛將清淨法旨,連同這袈裟交付給大迦葉尊者,如此代代相傳,傳到我手上,如今,我就將它交付給你。」這就是「傳衣表信」典故由來。
達摩祖師傳衣給二祖慧可時,留下一首偈頌,尤其「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這兩句,有不同角度的解釋,同時也有許多僧眾想要參悟其中的道理。
《五燈會元》中記載,有一僧問慧月禪師:「『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後又怎樣呢?」禪師回答他:「脫卻籠頭,卸卻角馱。」因為這位僧人從中而生起悟道的欲望,已經成了束縛他自身佛性的牢籠枷鎖,因此禪師要他全都脫卻了下。
佛法本不需其他外在攀援才能悟得,為了表信而有「物」的相傳,乃屬不得已,更何況因為想要悟道的念頭,反而阻礙了自己的修行,豈不是離成佛的那天愈來愈遠了嗎?
(商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