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第一本書】 34 許達然/含淚的微笑

文與圖/應鳳凰 |2012.07.23
2373觀看次
字級
《含淚的微笑》/許達然 /大業書店(1965)/遠行(1978) 圖/應鳳凰非報系

一九六一年由「野風」出版散文集《含淚的微笑》時,許達然還只是東海大學歷史系三年級的學生。雖是大學生初試啼聲的「少作」,與他成熟期散文風格稍有不同,然而亦非一般人所想的,只是躲在學院象牙塔裡的產物。此書情感真摯思維細膩,大受市場歡迎,是一部再版後還出現好幾種盜印版的暢銷書。台灣同年代成長的文藝青年,很多人讀過也記得這本書。

書裡一篇題為〈自畫像〉的短文,「害羞的孩子」如此自我描繪:

這個孩子在人多的地方,就覺得很忸怩。參加同樂會,不幸輪到我表演時,就發抖;偶而去看電影,都儘可能在放映時才進戲院;也怕坐公共汽車,那種在陌生的面孔叢中的滋味,就像要把我載向刑場!

許達然一九四○年台南出生、成長。大學四年念東海大學,畢業繼續留歷史系當了三年助教,總共在台中待了七年。很年輕便在台灣文壇嶄露頭角:第一本散文集出版不久,一九六五年獲得救國團辦的第一屆「全國青年文藝獎」,同屆得獎人:小說類司馬中原,新詩類的弦,皆文壇一時之選。也是在這年他出國念書,讀完哈佛碩士,芝加哥大學歷史博士,以後長期任教美國西北大學,直到退休。

雖然長住海外,許達然情思卻時時繚繞於故鄉台灣。歷史是他的專業,也是思索的工具,無論寫什麼題材,讀者從他散文裡聞到的總是醇厚的台灣土味。史學研究賦予他透徹的洞察力;渾厚的天性,關懷弱勢,也使他體制精鍊、意象豐盈的散文,能融化主觀的感情至客觀的世界。他很少為一己的得失耗費筆墨,那藝術形貌醇美的散文,始終與人民大眾血肉相連。

半世紀以來,本書歷經各種版本變換。第一版「野風」封面由廖未林設計,最是雅麗大方,也是極稀珍少見的版本。書前題詞用拜倫的詩句:「人,你在微笑與眼淚間閃動!」看到作者當年出書的動機與寫作襟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