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好重!」沿途,只要不是放在車上,而是提在我的手上,我便一直在心中這麼說著。
真的很重嗎?的確是的。四十斤左右哪!這些芋頭是相當重了。
真的很重嗎?的確是的;但是,其實一路上車子載的時候多。從屏東由姑姑手中接過來起,只有從台北火車站到二九九公車站及從新莊中華路正邦社區站到家裡,合起來也提不到一公里呀!
如果和姑姑比起來呢?誰提得遠,提得重?誰負擔得多?
她從她家提到屏東客運泰山站,再從屏東站提到屏東火車站交給我,同樣的重量,距離也差不多,或許沒什麼軒輊;但是,加上她從田地裡掘了起來,搬回家裡,她就比我提得遠,提得重,負擔得多了,更何況她已經七十幾歲了,我才五十歲出頭!
其實,這只是這一次——她趁我南返,要我帶,如果和她每年要老遠從屏東泰山她家送來五、六次比,誰提得遠,提得重?誰負擔得多?
她每次送來,便要加上這次我負擔的部分和她負擔的部分哪!那不是比我負擔的重了兩倍以上了嗎?而且,還不止此呢!她的一個女兒住在士林,一個兒子住在三重,一個兒子住在新莊,加上一個也住在新莊的我,她送到台北後,還要親自分送四個地方,不像我,打三通電話,要他們各自來拿;不來拿嘛,不來拿就拉倒,全部由我沒收。我才沒那麼多閒工夫去送呢!
這許是她那一輩人那種古早情懷和我的現代情懷不同之處吧!她們是從我小時便養成的古早情懷,有什麼東西尤其是收穫了什麼農產,便送來送去,而且那時還是用走路的哪!當時她家和我家距離約四十公里,她們仍然照走照送不誤,一點也不受影響。
她每次送來的都是些芋頭、番薯、金瓜(南瓜)、鳳梨之類農產品。我和她女兒、她兩個兒子都是在鄉間捏泥土吃泥巴長大的,對這些農產品有所偏好是沒錯(農業情懷?);但是,這類農產品在台灣哪裡買不到?而且價格也不貴,何必老遠從南部送過來?
「不要再送了!那太重了!我們在這裡很容易買得到。」這種話,我們建議過不少次了;但是她就是不依,每年總是老遠地從屏東泰山送來五、六次。我們又能奈何?
「這裡買的,和我種了送來的味道不相同!你知道,這是我自己種的,我們的鄉土裡長的!」她每次都是這麼說的。
是呀!就是這個「味道不相同」,所以我提起來就比較重……原來那裡頭多了一種姑姑的深深情意——古早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