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言九鼎,文化薪傳
他們是土地的營養,在慌亂之中,讓我們得以維持篤定。
文化部長龍應台說,文學是台灣的心跳,出版是台灣的血液,
金鼎獎的設置,就是肯定台灣發展過程的這一股寧靜篤定的力量。
關於金鼎獎
行政院新聞局為積極輔導出版事業,於民國六十五年創設金鼎獎,獎勵在出版領域有卓越表現之出版事業及從業人員,藉以提昇出版品質,促進出版事業發展,發揮文化傳播功能,倡導全民讀書風氣,進而建立精緻的書香社會。
「金鼎獎」意取「金言九鼎,文化薪傳」之意。
「鼎」為三足兩耳之金屬製品,在中國古代為傳國之重器,古人譔錄先祖之功德,皆刻著於祭祀之鼎,以示不忘,對於中國人而言,鼎乃象徵權威事務的傳承。
為鼓勵出版事業,行政院新聞局於民國六十五年創設金鼎獎。一開始僅有「優良雜誌獎」及「出版品輸出績優獎」兩項獎勵;六十九年開始分為「新聞、雜誌、圖書、唱片」四類金鼎獎,每類再細分若干獎項;七十一年開始設立金鼎獎獎金,頒予得獎之出版事業機構及個人;七十四年增設「推薦優良出版品」,評選出得獎作品以外值得向社會大眾推薦之作品,並頒贈獎牌以資鼓勵;八十五年取消「唱片金鼎獎」,將之與金曲獎合併辦理,並增加金曲獎獎勵項目;另增加「金鼎獎特別獎」;九十年取消「新聞金鼎獎」以符合媒體監督政府之精神,另為更具體化「特別獎」的給獎精神,將之更名為「特別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