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農委會藥毒所研究團隊花費二十年,在穀倉找到一隻細菌,研發出國產無毒農藥「蘇力菌」,只要噴在菜葉上,常見的小菜娥幼蟲吃了,就會得腸胃炎死亡,但不會危害人體。這種生物農藥價格比進口農藥便宜一至兩成,已經上市。
農委會藥毒所副研究員曾經洲表示,這種生物殺蟲劑,對付多種蝶蛾類害蟲的幼蟲相當有效,但對於菜園中的甲蟲、瓢蟲、螳螂等無害,對家禽家畜及人類也沒影響,只專門對付「專吃菜葉的毛毛蟲類」。
曾經洲說,野外到處都有「蘇力菌」,是一種蛋白質,吃營養物質時會不斷繁殖,若生存環境惡劣潮溼,就會產生孢子,產生孢子的過程也會產生一種副產品「結晶毒蛋白」,科學家發現,這種毒蛋白可以毒殺特定昆蟲,對其他更高等動物卻沒有毒害。
曾經洲表示,農民用藥常有迷思,認為用單種或少用一點農藥似乎除蟲效果「沒那麼好」,因此,一旦有人介紹更強、更有效的化學藥劑,就會想嘗試,結果用藥量和用藥種類愈來愈多,「這是不正確的!」
他說,開發效果好的生物無毒殺蟲劑,希望能改變農民大量使用化學農藥的習慣,並逐漸替代、減量,對農民、環境、消費者健康都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