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學校不是學生自己帶便當,而是聘請專業有證照的廚工媽媽來調配、烹煮,為我們的健康把關,也因此我們更懂得感恩。
有許多學生不吃青椒、苦瓜或是多刺的魚,很多家長也放任小朋友養成挑食的習慣,經常準備的菜色多以肉類或是油炸食物為主,總覺得省事而小朋友也喜歡,但長期下來不但營養不均衡,還可能導致過胖或是長不高,其實應該盡量多吃蔬菜、水果類來平衡體內的酸鹼才對。
我們特別期待星期三的菜色,不只豐盛且多元,廚工媽媽會幫我們加菜,例如甜蜜蜜的涼湯、新鮮多汁的當季水果、香濃可口的牛奶、軟綿綿的麵包。「噹─噹─噹─」吃午餐了,大家都迫不及待,我們會先大聲朗誦:「感謝廚工媽媽、謝謝打飯菜的大哥哥、大姊姊以及謝謝老師,大家請慢用。」然後才開始享用美食。
前陣子,義工媽媽到校來推廣「飲食八分飽、二分助人好」的概念,在台灣,平均每一個人每年浪費一百二十公斤的食物,而其他地區卻有許多人吃不飽,甚至挨餓死亡。聽完宣導後,每個同學眼睛都瞪得大大的。
廚工媽媽精心準備午餐,可說是營養美味又均衡,可以吃到與媽媽烹煮的不同菜色,但卻是滿分的營養,我覺得知足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