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好節氣】 太陽的榮耀—月桂

文與圖/英國IFA認證 芳療師Marjorie KAO |2012.07.14
1406觀看次
字級

理論上大暑是最熱的節氣,俗話說「大暑不熱,冬天不冷」,此時土壤內的溼氣因為熱而不停蒸散,加上午後雷陣雨,悶鬱濕熱的空氣加上不時出現大雨,形成又熱、又濕、又悶的氣候。

外在潮濕悶熱、流動緩慢的能量,也會讓體內濕熱不易排除,所以這個節氣足癬(俗稱香港腳)的問題容易加劇。

暑熱讓人容易上火,呈現在身體上的症狀如:脾氣暴躁、缺乏耐心、流鼻血、肩頸僵硬、頭痛、血壓高、中風等,也容易發生嘔吐、胃痛、胃酸過多、腹脹、腹部疼痛、便祕、痔瘡等症狀。

最熱的時候應該避開暑氣,多食消暑清熱的食物。天氣熱也非一無所取,反而是治療因寒氣而引發的疾病的好時機,清朝之後就出現天灸療法,夏季最熱的三天在背部依照個人體質症狀貼上膏藥,就是今日的三伏貼。三伏貼可以改善過敏性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經常反覆性感冒等疾病症狀,今年的初伏就落在7月18日。

現代芳香療法選用月桂葉片經蒸氣蒸餾後的精油,常用在促進血液循環及淋巴循環,以下配方可以在夏日配合刮痧或按摩,以紓解肌肉痠痛、肩頸熱脹僵硬、頭痛:月桂7滴+薄荷6滴+橙葉3滴+檸檬尤加利4滴+70 ml無香乳液+20 ml荷荷芭油+10 ml金盞花油;由於香料的特質,月桂也有助於改善消化系統的胃脹,胃、腹部不適:月桂7滴+薑6滴+山雞椒3滴+佛手柑4滴+70 ml無香乳液+20 ml荷荷芭油+10 ml酪梨油,每天1-2次,塗抹在胃及腹部,或不舒適時適量使用。

※貼心叮嚀

避免長期使用可能刺激肌膚。

認識月桂

月桂Bay Laural(Laurus nobilis)在羅馬時代象徵成功及榮耀。(當獲得冠軍,戰士成功歸國都會戴上月桂葉編成的花冠,遊行街市以彰顯勝利)。月桂是樟科植物,喜歡生長在潮濕的岩石谷地,一般相信最初源於小亞細亞,目前則是地中海沿岸常見的小喬木或灌木,可長到15公尺高,成熟的樹幹呈現灰綠色,年輕的樹幹平滑光亮並且有紅點,葉面光滑,有黑色漿果。

乾燥月桂葉是烹調食物常用香料,做羅宋湯時如果少了月桂葉,整鍋的氣味就完全不同;也可以將葉片煎煮後泡澡,紓解肌肉痠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