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中國幕後使力-- 南海爭議未解 東協峰會破局

 |2012.07.14
1274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儘管美國力促東南亞國家與中國設法解決南海主權爭執,十二日在金邊落幕的東協論壇,未能就南海爭議研擬出共同聲明,使這項年度會議未能達成就此爭議發表外交公報的目標。《紐約時報》指出,中國對幕後折衝產生很大的影響力。

媒體指出,與會的東協國家外長花了一周時間起草相關聲明,但無法達成協議,參與者明顯感到失望。印尼外長馬蒂說,東協國家拿不出一項共同聲明,「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他稱讚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對南海爭議表示關切,但願意給予各國「空間」,以便達成協議。

汶萊、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等四個東協成員國,對南海提出部分主權要求,而且彼此的主權要求有所重疊。中國則對幾乎所有海域都提出主權要求。這一海域近來經常發生對抗事件。東協與中國十年前同意共同制定一套「海上行為準則」,但中國希望和各國一對一解決領土糾紛,而不是應對整個東協集團。中國更一再表明,南海爭執與美國無關。

但此次前來參加東協論壇的希拉蕊就此爭執「不點名」批評中方,宣稱必須用「不強制、不恫嚇、不動武的方式」解決爭端。她強調,美國對航海自由、維護和平與穩定、尊重國際法,以及保證合法貿易暢通無阻,非常關切,並表示美國是太平洋國家,將繼續留在這個地區,甚至增加軍力。

也在金邊出席東協論壇的中國外長楊潔篪則敦促美方「尊重中方在亞太地區的利益」,並強調,中方一切根據國際法行事。

《紐約時報》指出,東協會員國為南海爭執發生嚴重歧見,中國在幕後折衝的影響力,明顯可見。受惠於中國的國家(如接受北京大量援助的東道國柬埔寨)反對把南海爭執列入共同聲明。介入主權爭執或「不怕」中國的會員國,則主張列入聲明。

由於柬埔寨「抽身」,不願扮演協調歧見的角色,只好由不涉入南海領土爭執的印尼匆勿拼湊一項協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