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滄綜合外電報導】五年前,基督教影音使團華人探索隊在土耳其東部亞拉臘山海拔四千多公尺處,拍攝到可能是《聖經》記載諾亞方舟的巨型木結構。日前,探索隊與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暨考古學博士柯蘭克(Dr. Joel Klenck)對木結構的影像紀錄分析後,認為該巨型木結構與海事建築的特點相似,對考古知識、史前學及早期人類的技術水準,皆有重大的研究意義與價值。
據基督教《聖經》、伊斯蘭《古蘭經》記載,諾亞方舟於大洪水後停靠在土耳其東部的亞拉臘山。當地人相信,亞拉臘山方舟遺骸在一八四○年地震時斷裂為三段,散布於山上不同地點。近代也有人造衛星圖片、尋獲木塊等相關發現方舟的報導。
二○○四年,由香港及土耳其人組成的使團探索隊開始尋找方舟,二○○七年初首次探索,屢遭險阻,終於在第四次探勘進入石化木的洞穴,完成測量和拍攝。石化木體積龐大,長十一點五公尺,高二點六公尺。在移除石化木上的火山灰後,白色的木質清晰可見。
柯蘭克在考古學術報告中指出,在木結構內發現的石器殘骸、以鷹嘴豆種子為主的植物標本,以及由有機物製成的碗,顯示木結構始於晚期後舊石器時代。小陶碗則顯示,該大型建築物曾受到各種文化的膜拜。
此外,他提出約十項證據,證明木結構很可能屬海事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