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莘綜合外電報導】四年前,香港中文大學教育研究所推出「心靈教育—學與教的終極關懷」計畫,日前在中文大學舉辦研究報告及分享會,有近二百人參加,一致肯定心靈教育有助師生平衡身心靈的健康。當天,大會也安排推動「心靈教育」計畫的教師,以及參與的學生互相分享,如何透過生死教育、覺醒培育、人民學科、大自然、服務、茶道等方式,實踐心靈教育的心得。
「心靈教育」計畫從二○○八年開始,起初只有七所天主教中學參與,現已增至十八所,包括無宗教背景的學校。該計畫總監關俊棠神父表示,「心靈教育」以自處教育、人生教育及大愛教育三方面為主,即是從個人開始,自靜中學習覺醒、追尋人生意義,以及從大自然中學習人生道理,領悟每個人都有身、心、情、理、靈的需要。因此,在校園裡,可因應青年的成長需要,以宗教倫理科、通識教育或早會等方式,注入心靈教育的元素。
該計畫學術顧問、中大文化暨宗教研究系導師周惠賢博士表示,受訪學生作靜觀練習時,除了瞭解個人需要、肯定個人價值外,也學會關顧他人,「學生從靜觀中意識到自己的身體和情緒變化,對辨別事物更為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