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樞綜合外電報導】為紀念《古蘭經》降示一千四百年,伊斯蘭國家葉門舉辦「手寫體古蘭經展示會」,日前在首都薩那市古蘭經中心開幕,展示具有歷史、學術和文化價值的罕見、精美手寫體古蘭經,以及宗教、語言、地理、歷史、數學、天文學、幾何學等領域的伊斯蘭文化遺產。葉門文化部副部長艾哈邁德參觀了展示會,並徵詢有關修繕、保護問題,以及由葉門社會發展基金會編纂的手寫體古蘭經的文檔和索引。
伊斯蘭教唯一的根本經典《古蘭經》,是先知穆罕默德在(西元六一○至六三二年)二十三年的傳教過程中陸續宣布的真主阿拉啟示的彙集。《古蘭經》(阿拉伯文意為誦讀)共三十卷,一百一十四章,六千二百餘節。最初的古蘭經文,有的寫在石板或骨片,抑或椰棗葉上,更多的是寫在皮革上。
正統哈里發(阿拉伯文音譯,意為真主使者的繼承者)艾布‧伯克爾、歐麥爾、奧斯曼、阿里,是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四位繼承者。在四大哈里發時期(西元六三二至六六一年),為了防止散落在各處的古經文遺失,開始將其收集整理,最後由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確立為《古蘭經》定本,謄抄七部,分別存放在聖城麥加、麥迪那、大馬士革、庫法、巴士拉、薩那、巴林。這次編纂成冊的七部《古蘭經》,堪稱是最早的手抄本。
五年前,一本十三世紀初、全部以金字書寫,並有銀字旁註的古蘭經,是已知世界最早以金字手寫、最完整的古蘭經,在倫敦佳士得拍賣會,以逾一百一十四萬英鎊(逾新台幣七千六百萬元)拍出,創下伊斯蘭手稿售價的最高紀錄,轟動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