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根據台灣聽力語言學會統計,聽力師需求約一萬二千名,目前有證照者約二千名,短缺超過八成。馬偕醫學院「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已通過教育部核准,成為北台灣醫學院中唯一的聽語治療相關學系,提供今年大學指考有志從事聽力及語言復健治療的考生另一個新選擇。
馬偕醫學院「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首屆將招收四十五名新生。聽語學系畢業生考取專業證照後,新鮮人投入職場平均起薪約四萬元到五萬元。
馬偕醫學院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主任林鴻清表示,近幾年國內才通過聽力師、語言治療師等相關人員立法,目前大學部僅中山醫學大學有相關科系,研究所家數也不多,因此每年新培育的人才有限。根據資料統計,國內聽力師及語言治療師人才需求,分別約一萬二千名及二萬三千名,但實際人數卻連二成都不到。
馬偕醫學院校長魏耀揮表示,「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學生大一至大二學習核心學科,大三再依興趣分為聽力組與語言組,大四則要安排到醫院實習,畢業後可參加國家高考取得聽力師或語言治療師專業證照。
林鴻清說,國內每年約千分之二的新生兒可能有聽力障礙,在國民健康局公告全面補助新生兒聽力篩檢,以及高齡化社會老人聽語溝通問題愈來愈多,未來將迫切需要聽力及語言治療的專業人才。聽力師或語言治療師新除了到醫院工作,還可開設個人工作室,從事特教、社區保健等工作等,就業機會廣泛。他也說,馬偕醫院有豐富的小兒科和新生兒聽力篩檢經驗,學校也為聽語系設置專業實驗室,以利臨床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