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教育部為了推廣「樂齡學習」,在全國創辦七所示範中心,縣市各出奇招,透過舞獅、水墨畫、口述歷史等方式,讓高齡長者也能享受學習的快樂。
教育部表示,樂齡學習的意思是「快樂學習,樂而忘齡」,透過學習讓高齡長者成為快樂、有尊嚴的樂活族。
隨著高齡社會的來臨,高齡教育政策更形重要,教育部先選擇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新竹縣、嘉義縣、台南市、屏東縣等七縣市成立示範中心,未來希望全台每個鄉鎮都有樂齡學習中心。
新北市樂齡學習中心坐落於三重區,以三重在地故事為課程主軸,規畫了碧華布街、先嗇宮古蹟探尋、興穀鄉土文物館尋寶之旅等,凝聚鄉土情懷。
另外,新北市還推出「貓頭鷹手作工作坊」,中心義工服務組長陳幼莉表示,手工藝深受長者喜愛,而且可以和子孫一起做,凝聚「代間教育」,樂齡義工隊常會到偏遠的雙溪、平溪等區域教學,讓義工阿嬤獲得很大的成就感。
新竹縣樂齡學習中心主打客家精神,讓阿公阿嬤敲鑼打鼓玩舞獅,由老中少三代組成的「獅藝連心祖孫情」醒獅團,在排練中增進祖孫的情誼。
新竹縣還召集退休木工、電工長者,成立「居家修繕診所」,免費幫獨居老人、弱勢、國小課桌椅維修。中心主任張進茂說,修繕診所發揮「老老相助」的精神,讓長者更有成就感。
屏東縣樂齡學習中心改造老建築「唐榮堂」,讓長者在幽雅的環境中學習美學課程,將黑豆、南瓜、蘭花等花果枝葉,化為一件件裝置藝術品。長者透過豐富的人生經驗,對「美」更有一番深刻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