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原本一心一意想要學佛有成就,卻遇到了愛情,請問該怎麼做呢?
福報禪師答:首先,你先要自我釐清,學佛有成就的定義是什麼?
如果說,有成就指的是「出家」,那麼在這裡要告訴你,出家也只是進入學佛另一個階段的修煉,可以更專心的用功、更無私的奉獻,但它絕不是成就。
如果說,成就指的是斷絕情愛,這個「斷」也不是如利刃斷鐵一樣,應聲即斷。所謂「道是無情卻有情」,出家雖然是學佛道上的選擇之一,但其發心並不是將感情視為葛藤,欲除之而後快,然後自私自利的自我修行,而是先充實之後,再回來幫助更多人,如同登高望遠之前,必得先沉潛養氣,而後才能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即使沒有學佛的考量,愛情本身就不單是兩人遇上了那麼簡單浪漫,而是雙方將展開一段磨合的過程,考驗一個人的成熟度、抗壓性。如果你認為錯過對方,將使你後悔終生,那麼,與其壓抑,不如提起。但要切記,快樂和悲傷、夢想和現實、甜蜜和酸苦……是愛情的一體兩面,面對即將而來的愛情,要先問自己:「我準備好了嗎?」
佛陀的大弟子大迦葉尊者雖然奉父母之命娶妻,但因為其妻妙賢跟他一樣都有出世之志,於是兩人約好一起修行,後來一起隨佛陀剃度出家,並開悟證果;摩登伽女喜歡佛陀的侍者阿難尊者,魂不守舍,欲以邪法誘使阿難接受她,後來也接受佛陀的開導,隨佛修行而成就。
學佛跟愛情,也許是兩條平行線,也許會有交叉點,兩者不但不用背道而馳,甚至可以互相成就的。夫妻一起組織佛化家庭,也是社會一椿美事,否則佛光山每年何來那麼多次的佛化婚禮!
提起,要有預備失落的勇氣;放下,則要有無悔的清明。雖然人生是一次又一次的選擇,但這不是一個單選題,而是協調的問題,佛法生活化在於「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你的答案,其實已在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