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穹頂攝影展 宏偉似萬花筒

 |2012.07.04
977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台灣博物館即日起至八月二十六日推出「Paris C幨este:鏡頭下的巴黎穹頂攝影展」,呈現法國攝影家貝虹潔‧蘿蒙(B廨ang鋨e Lomont)拍攝的三十八幅巴黎穹頂攝影,透過由下而上的仰角,巴黎的天空有如萬花筒。昨天第一夫人周美青、政務委員黃光男、文化部次長許秋煌、台灣博物館館長陳濟民等人參展,蘿蒙親自導覽。

「Paris C幨este」原意「天上的巴黎」。蘿蒙二○○八年開始拍攝穹頂,她說,穹頂是人對世界「理想化的構圖」。半球形的穹頂是天國的象徵,源頭可追溯到中東;從穹頂可以看到東、西方建築文化的交會。

巴黎有很多漂亮的穹頂,但因高高在上,不便觀賞,一般人常視而不見。蘿蒙在參觀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內高聳的穹頂時受啟蒙,之後參與ARCOA修復工作室攝影活動,就此定下拍攝穹頂的計畫,迄今持續進行中。

巴黎穹頂攝影展呈現巴黎耶拿宮、法蘭西學院、小皇宮、老佛爺百貨公司(見圖/國立台灣博物館提供)等著名建築的穹頂。其中,著名的「傷殘軍人院教堂」因拿破崙的陵墓設在其中,使拍攝穹頂的困難度增加,蘿蒙還特地架設梯子拍照。

蘿蒙說,「傷殘軍人院教堂」和凡爾賽宮同為路易十四興建,呈現法國古典時期的藝術特質及路易十四時代廣場的特色。此穹頂高逾一百公尺,上頭繪有聖徒將上帝的劍賜給君王的畫面,有君權神授的寓意;穹頂周遭還有兩層透光的窗,是她拍過最精緻的穹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