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人隨筆】 福州街未央歌

陳正毅 |2012.07.03
1787觀看次
字級

台北市福州街國語日報、婦幼醫院一帶,因為許多產婦、患者和才藝班少年兒童及家人出入,郵政醫院南昌路牆邊夜市小吃、切盤水果攤顧客不少,加上人車往來頻仍,市況十分熱鬧。但過牯嶺街到重慶南路中正橋這頭,就沉靜下來,一邊是幾座日式宿舍,庭園寬廣、老樹蔽天,大門深掩更顯氣派不凡,聽說是大學校長宿舍,夏日濃蔭深處蟬鳴是唯一的高音。我每次走過都放慢腳步,心情也沉靜下來。

老宿舍對面是經濟部辦公區,六、七層樓的主建物搭配兩翼低樓層,低調樸實不如中油、台電的大樓氣派堂皇,卻統轄十六個幕僚單位,和散布台灣各地的十四個行政機關、五個國營事業機構及六十四處駐外商務機構,掌管經濟發展大政,攸關國計民生。多少國際商務談判、市場協商折衝、重要經濟會議,乃至迎新送舊的官場起伏,都在這裡進行。

昔日緣

二十多年前,我在報社負責採訪經濟部,每周一到周六上午都要報到,目睹常務次長王建舌戰紡織業代表施展鐵腕收回外銷配額。前幾年,總統召開經發會,我在全國商業總會掛名,多次隨業界大老、工商智庫專家學者到場,看產官學雄辯滔滔、化異求同取得共識。近年來,則因輔仁高中同學李傳來借調經濟部,老友偶爾簡餐小聚,傳來兄出身台電公司新聞課,熟悉媒體生態,見聞廣博且和我都喜歡登山健行,太座又是音樂家,見面不會無趣。

我跑經濟部新聞時,歷經徐立德、李達海、陳履安等部長。徐部長之弟徐立功先生擔任電影圖書館館長,在我跑影劇新聞時指教很多,他拔擢李安等優秀影人,去年獲頒金馬獎終身成就獎,實至名歸。陳部長就任國科會主任委員前曾接受我專訪,當時壯年高學歷,風度翩翩,在政壇並稱「四大公子」,談到運動,他說高爾夫最難打,我追問何故,他解釋「靜止的小白球任你用力揮桿或旁敲側擊,看似容易卻難工」,我非球友,如聽禪語亦有所悟。

接觸較多的是記者稱為「達公」的李達海部長。人如其名,達公是豁達的人,相處者都覺得他很可愛,個性隨和、隨遇而安,堅持卻不強求,百分之一百信任屬下。在工研院董事長任上去世,當時院長史欽泰追念他文章稱讚「對事達觀,對人信任,對名不計較」,的確如此,至今還記得達公每天下班不帶公文回家,負重任而如此瀟灑從容,極為罕見。但記者要新聞交差,等他房門打開就一擁而上,部長開金口,我們就有文章可做,有些事更要打破砂鍋問到底,有次達公不講就是不講,好脾氣的鄭優第二天「報上見」,措詞不太客氣,達公依然故我,大家沒轍。我知他從大陸老君廟就接觸石油,在中油豐功偉業,有興趣的卻是聽說他是鹿橋小說「未央歌」的主角小童。

歌未央

我後來有機會到中國大陸考察,第一個落腳地點雲南昆明,正是「未央歌」故事背景西南聯大所在地。明知景物已非,我仍抱懷舊之心探訪,竟然在昆明師大一角找到了。在刻意保存下來的老教室遙想鹿橋筆下的小童、藺燕梅這些人物,那種物質淡薄、精神豐富、師生和衷共濟、同學親愛精誠的大學生活,是我學生時嚮往的理想國,二十歲就在《世新周報》寫短評鼓吹發揚未央歌精神;今我來矣,楊柳依依,流連不捨,離開時買了一些紀念文物,和達公時代的政務次長兼發言人李模分享,他也讀過這所學校,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

中國對日抗戰期間,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遷到昆明,組成西南聯合大學,各校教授和學生大多跟進,校內存有各校不同學風,北大自由、清華穩定、南開活潑,混合成西南聯大獨樹一幟的風格,產生各式各樣人物,商周文化出版的李模回憶錄「奇緣此生」透露,後來美國的大學甚至出現以西南聯大為專題研究專題的博士論文,研究這所特殊的學校。

歲月匆匆流逝,那些當年的青青子衿多已駕鶴而去,我也屆甲子之齡,重彈「未央歌」,再唱「少年的我」,貪戀往日情懷,不知今夕何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