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三十一歲朱芯儀國三那年長了腦瘤近乎全盲,但她挑戰環島、拖曳傘、潛水等,做許多明眼人也卻步的活動。台師大心輔所畢業的她,去年還考上國考,成為全台首位視障心理諮商師。她鼓勵視障者:「不要一直想著失去的,要想自己擁有的」。
朱芯儀昨應新竹市視障成長協會邀請,與視障者及家屬座談,正面積極的演講鼓舞了台下的人。有視障者對朱芯儀能獨自搭捷運、游泳、旅行,感到「超乎想像」,問她:「妳不會擔心嗎?」朱芯儀笑說「當然會」,但「嘗試過第一次,就不會那麼怕了」,「很多事端看自己想不想」。
朱芯儀從小是資優生,自覺很優秀的她,把不如她的人,代號取為「西瓜」。她失明後也曾灰心喪志,但「西瓜」給予她的幫助,讓她打開心房,高中同學與她出遊時,甚至為讓她爬過山溝,趴在溝中當「肉橋」。她從拒絕別人幫助,到樂於接受別人伸出的援手。
朱芯儀還曾與同學去「看」電影,因是日本恐怖片,她鴨子聽雷,同學盡責的將翻譯念給她聽,但她無法融入情境。在準備補眠時,她突然感受到環繞音響的震撼,她在腦中想像劇情、和觀眾一起尖叫,那時她發現自己有聽覺、想像力、還有能尖叫的嗓子……。「人常會看見自己沒有的、悔恨自己失去的,但其實轉念一想會發現,原來我擁有的這麼多」。
朱芯儀大學與同學環島兩次,更挑戰潛水、高空彈跳、拖曳傘等,為什麼她敢嘗試?「因為我看不到」,朱芯儀笑說,看不見其實可以做很多事,也不必「看」人臉色,「好處多多」,鼓勵視障者逆向思考。
朱芯儀大學考上師大特教系,是她的第二志願,一心想念諮商的她,曾因此鬱卒,但讀了之後才發現,「這不是『不幸』,而是『幸好』!」她因此了解不同身心障礙者的差別,學習到與他們相處、教育的方式,對她日後的諮商工作很有幫助。
「失明也是很有意義的。」有些人找她諮商,發現她「這麼可憐、這麼慘」,因此重拾勇氣面對未來,「不要小看自己失去的,其實可以鼓舞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