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瓊煙(右二)一家都是三好佛光人。
圖/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提供
非報系
在已故堂兄吳宗盛(佛光會草屯區督導)的引介下,二○○二年六月吳瓊煙第一次參加佛光山淨業林的佛七修持,開始與佛光山結善緣。當時她巧遇同鄉妙宣法師,妙宣法師希望家鄉能夠成立共修的道場與佛光會,帶著她求見當時的宗長心定和尚。
佛七圓滿後,心定和尚蒞臨雲林縣口湖鄉下崙村這個小漁村,選了現在的佛光緣下崙布教所,開始籌建布教所和籌組佛光會。就這樣,吳瓊煙從發起人兼籌備會會長、連任兩屆會長後,升任督導至今,一直都不忘初心,服膺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理念,虔誠護持佛光山。
吳瓊煙說,十歲即開始幫父親顧店做糕餅生意,一心一意以賺錢為目標,但「做生意五、六十年,雖然賺了不少錢,但比不上學佛十年」,她覺得追求一般的錢財固然重要,但學佛追求「聖財」更重要。
「留錢給子孫,不如留德給子孫」,她把人間佛教理念的不朽價值教導子孫,也影響了同修蔡阿涼(糕餅師傅),蔡阿涼為人謙和,只要活動需要義工,他有空一定幫忙;大兒子蔡錦成在大陸得過高級品茶師的認證,義務指導北港禪淨中心的茶道班,平常對佛光會的護持不遺餘力,大媳婦吳怡慧常為活動煮紅豆湯;二兒子蔡錦焜是台中市澄清醫院醫師,假日常到佛寺擔任義工,常出車資引度人去朝山禮佛;長孫蔡勝茂曾上佛光山當交通指揮義工,可以說,一家都是標準的三好佛光人。
偏鄉且窮困的口湖鄉下崙村,靠老人年金過活的老菩薩難得出外旅遊,吳瓊煙常喜捨車資,一年幾次邀請蓮友回佛光山朝山禮佛。
有時到會員家或低收入戶家探病,她都慷慨解囊,送去大罐的奶粉;每年重陽節或過年的寒冬時節,也號召幹部送物品給臨近村莊殘障獨居的低收入戶。
她先後罹患乳癌、肺癌、鼻咽癌,熬過手術、化療、電療的痛苦過程,最後的追蹤檢查,竟然沒有癌細胞,真是奇蹟!有一次,眼見朝山的日子快到了,才招攬到幾個人而已,在醫院治療的吳瓊煙毅然決然回來,幫忙號召會員回山,法師勸尚在病中的她不用跪拜,她卻堅持全程跪拜朝山,聞者無不佩服她的勇氣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