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屏東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
羽色豔麗的金剛鸚鵡是許多人希望能夠飼養的寵物之一,牠們是體型最大的鸚鵡,不但個性活潑聰敏,而且好奇心強,對環境周遭事物都很敏感。您相信嗎?牠們的平均壽命可達六十歲左右。金剛鸚鵡依據不同種類分布在南美洲各地,在野外通常是以小群共同活動,對於伴侶的依賴度很高。目前世界上部分的金剛鸚鵡已被列為保育類,除了人工繁殖的金剛鸚鵡可以合法飼養外,許多金剛鸚鵡的來源則是透過走私或不法交易進入台灣。目前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裡,一共收容了四隻金剛鸚鵡,分別是藍紫金剛鸚鵡、藍黃金剛鸚鵡,還有一隻混種金剛鸚鵡「波波」。
波波是二○○三年來到收容中心的,原本由台北市一位民眾飼養,當時飼主一共養了兩隻金剛鸚鵡,為了牠們,飼主還特地在頂樓建造一個很漂亮的鳥園,但大部分時間都是讓牠們在公寓的客廳裡活動。有一天,飼主結束工作回家時,赫然發現另一隻金剛鸚鵡已死亡。過了一陣子,獨居的「波波」開始自殘,不斷地啃食自己的腳趾,甚至把腳趾咬斷。波波的飼主非常擔心牠的精神及身體狀況,因此便向收容中心求援。
據獸醫與照養員表示,因為金剛鸚鵡是小群體生活的鳥類,若是人類飼養牠們,就必須與牠們有頻繁的互動,缺乏群體生活及關愛的金剛鸚鵡,可能會有明顯的身心壓力,出現如拔羽、自殘等行為。由於怕波波狀況持續惡化,收容中心人員便連夜將波波從台北帶回中心治療並照養。
為了讓波波停止自殘並適應新環境,照養員開始每天輪班陪伴牠,以分散牠的注意力,並介紹園區內其他的新朋友跟牠作伴。剛開始,波波非常排斥其他的金剛鸚鵡,甚至不願意跟牠們站在同一根樹枝上。還好,經過照養人員的全心陪伴及獸醫細心的治療,過了一段時間,波波終於接受新朋友,並且健康快樂地在收容中心裡生活。
如果您有機會進入屏科大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可以仔細觀察波波住的圓鳥舍,環境可是經過特殊設計的呢!仔細觀察圓鳥舍中茂密的植物,那是為了增加牠們居住的安全感;籠舍四周還有特殊設計的套筒,讓照養員們定期換上新的樹枝,供金剛鸚鵡停棲並啃咬,以維持牠們的自然行為。
野生動物在自然的演化下,會有不同的生理機制或特殊生存行為,以適應原有的棲地環境。因為在長時間演化下,動物的生存能力及對棲地的依賴性,超乎我們想像,輕易地將動物帶離原來的棲地,會讓他們因不適應而死亡,也破壞當地的生態平衡。
(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 http://wildmic.npust.edu.tw/ptrc/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