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中寺舉辦三好兒童說故事比賽,從幼兒園到國小高年級共有三百五十六人參賽,競爭很激烈。圖為獲獎者與台中市副市長蔡炳坤合影。圖/人間社記者陳信綸
【人間社記者江怡慧、蔡招娣台中報導】佛光山惠中寺(前為東海道場)十日舉辦已有二十年歷史的「三好兒童說故事比賽」,從幼兒園到國小高年級共有三百五十六位小朋友參賽,競爭國語、河洛語、客語及英語等四種組別,競爭相當激烈。
活動請前台中市國語推行委員會委員曾清和教授擔任主審,優勝者除頒發台中市政府教育局獎狀外,亦有豐富獎品及抽獎。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開幕時表示,選手及家長對比賽的重視令人感動,比賽的目的不在於名次,參與過程的經驗更可貴。
來自台中市建功國小參加客語組的林安捷小朋友,為了參加比賽,還慎重的頭戴油桐花環、身穿客家花布衣,以象徵客家文化意象的裝扮,吸引許多人的目光;去年參加中年級國語說故事比賽榮獲第二名的惠來國小五年級鄭宇彤小朋友,今年在父母陪同下再度參賽,她的母親林秋香表示,去年的獲獎,讓孩子對語文培養出更濃厚的興趣,也因為在參賽過程中的陪伴,讓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溝通零距離。
從第一屆兒童說故事比賽就受邀參與評審工作迄今的何瓊珠、何琇淑老師都說,今年參賽選手的水準較往年高出許多。客家協進會中常委徐美華,讚賞此次新增的客語組參賽的七名選手,個個表現優異。同為客語組評審的蕭桂蘭、李品瑱說,客語組的兒童表現令人驚艷,從發音、台風乃至整體表現均具相當水準,透過比賽讓母語得以傳承,讓更多人看見客家語言的美麗及多元文化,惠中寺所挹注的努力,讓多年來致力於客家文化發揚的他們感到振奮無比。
當天下午即舉辦頒獎典禮,邀請台中市副市長蔡炳坤、總評審曾清和老師、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為優勝者頒獎。曾清和老師鼓勵選手,不要太在意成績,「能站在台上,將故事說完,就是第一名!」他指出,惠中說故事比賽已辦了二十年,參賽者透過比賽發現自我的潛力,有些人如今已成為社會的精英,「說故事如果能讓聽者感動,從頭到尾都吸引人,就是贏家」。獲獎名單請見惠中寺網站(http://web.ezbest.com.tw/huichung/html/news_d.asp?id=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