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國中退休教師林銘賢卸下教職後,憑藉著藝術工作者的毅力與堅持,陸續將他走訪的二十六個鄉鎮市古蹟、廟宇等特色景點之美,透過水彩現場寫生,用寫實筆法深入描繪,並將歷史典故作簡要紀錄,即日起至十三日在南投縣文化局九九展覽室展出,共展出七十幅作品,讓民眾盡覽台灣寺廟之美。
文化局表示,自彰化縣埔鹽國中退休的教師林銘賢,十年前開始沉醉於台灣寺廟之美,他在二○一○年下定決心,發願以兩年的時間走訪千餘座寺廟,從中挑選擁有兩、三百年悠久歷史的寺廟,或是具有特色美感的宮廟建築,並用畫筆作詳盡描繪。
「在廟埕寫生描繪時,讓我融入寧靜或熱鬧的氛圍中,享受著寺廟建築與歷史悠遠之美。」林銘賢表示,寺廟是台灣宗教文化最重要的環節,而寺廟建築也最能代表台灣文化的特色,尤其在繪畫中,常與廟方人員閒聊訪談,意外得知許多寺廟的小故事,更讓他樂此不疲於寺廟寫生。
林銘賢描繪的「台灣寺廟」建築形式眾多,包括:廟、堂、祠、宮、寺、壇、岩、院、庵、觀、殿等,畫中除了以寫意、寫實手法彩繪宗教建築外,也可見信徒虔心膜拜樣貌,更會有信徒慶典、聚會休閒等細節,畫風生動細膩、色彩自然豐富,呈現一幅幅頗具本土信仰意象的水彩寫生畫作。
談及寺廟寫生甘苦,林銘賢表示,為精準描繪寺廟最美好的光線與角度,必須挑選下午三時後做畫,且每天都要站在同一位置,必須經歷酷暑、寒風,甚或午後雷陣雨的氣候考驗,有時為了避開廟前的車潮、人潮,也會在清晨時分就拿著畫具去寫生,「用藝術形式讓更多民眾同享台灣寺廟之美,再辛苦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