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基隆訊】「將軍!」基隆市仙洞國小校園中,最近常傳來這樣的聲音。
孩子在超過五公尺的「象棋場」走來走去,一邊動腦、一邊用力搬棋子,旁邊還有許多吱吱喳喳的意見「下這邊啦」、「走錯了啦」。配合鄉土語言課程,仙洞國小教學生認識象棋的閩南語,並製作大型象棋、大型棋盤,讓學童體驗對弈樂趣。
「象棋場」的長五點八公尺、寬五點二公尺,用特殊地磚鋪設而成,上面還清楚標示楚河漢界。總務主任陳志孝說,學生必須搬著直徑四十公分、重二公斤的大棋子,在棋盤上對弈。
陳志孝表示,三十二顆象棋經過設計,重量適合國小學童搬動。下棋過程中,學童不僅可以訓練腦力,還能訓練肌力。他說,在象棋場上「運動」,是仙洞的特殊景觀。
昨天鄉土語言課時間,四年級學童迫不及待跑往象棋場,兩人一組排隊下棋。施楷是公認的「小棋王」,他驕傲地說,自己已經連贏十場、從未輸過。
他表示,在家就很喜歡和爸爸下象棋,到學校能夠玩「巨無霸」棋子,還能學會用閩南語說象棋術語,「超級好玩!」
學童郭卉琳說,因為學校課程,才開始對象棋有興趣,現在雖然不會下棋,但她想趕快學會,和其他小朋友一較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