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薯榔製作染劑 高峰國小獲竹市科展第一

 |2012.06.06
2246觀看次
字級

【本報新竹訊】「薯榔染」是美麗有趣的原住民傳統技藝,最初用在防腐、防霉、染印衣服;新竹市高峰國小師生進一步驗證,它可以當做酸鹼指示劑,也找到更簡易的染布方法,拿下今年新竹市中小學科展化學組第一名,代表竹市參加全國賽。

這項「薯榔之美」作品由教務主任賴黃宗與陳佳妏老師,指導四年級李維、洪英超、陳奕翔、陳振杰等學生,去年寒假蒐集資料、三月初做實驗,四月底完成參加科展。陳佳妏說,薯榔染在原鄉是極普遍的生活工藝,高峰有間「原住民科學展覽室」,展示台灣各族具科學概念的生活用品,同學對原住民染布有興趣,決定研究薯榔染。

薯榔長在中低海拔山上,尋找不易,師生特別到苗栗南庄鄉石壁部落,拜訪泰雅族yawa老師,教大家製作,同時預訂薯榔。她從資料發現,原住民除了用薯榔染布,還當防腐及防霉劑,染在漁網上,這回也透過實驗驗證。

師生用薯榔製作染劑,再將染好的布泡入各種「媒染劑」,觀察顏色變化與防霉效果,他們試過碳酸鈣(石灰水)、氯化鐵、醋酸鋁、醋酸銅後,顏色變化依序是:深紅色、咖啡黃、粉紅色、咖啡色;防霉效果依序是醋酸鋁、碳酸鈣、氯化鐵、純薯榔染、醋酸銅、胚布。

師生也意外發現,薯榔染劑可當做酸鹼指示劑,ph值愈小的液體,顏色偏橘黃,ph值愈大,顏色偏咖啡色。

陳佳妏說,綜合實驗結果發現,原住民的做法效果好又環保,也就是以薯榔作染色料,石灰當媒染劑,防霉效果好、顏色鮮紅可愛,雖然護色能力中上,但成本低、汙染低,值得推廣。

傳統布染為了製造效果,需把布綁著、縫著或加蠟,小朋友獨家發現,直接用「保麗龍膠」畫在胚布上,陰乾後再染色,之後將膠膜撕掉,就印出美麗圖騰,對染布工作者更是福音。

高峰今年還有「泰雅陀螺王」獲物理科第三名;「我的子彈會轉彎」獲生活與應用科學第三名;「麻糬的一生」獲生物組佳作,表現突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