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你我他 -- 《父後七日》

藍星 |2012.05.26
1769觀看次
字級

原以為時間會讓人遺忘,傷口會忘記疼痛,在父親走後的第五年,偶然看了《父後七日》這部電影,往昔的記憶,不禁又在心底蔓延開來。

劇中女主角從忙碌的職場裡回到現實的家中,父親消逝的身影是個殘酷的事實,但在繁忙的葬禮過程中卻沒時間悲傷,直到愈接近出殯的日子,在一天天累積的點滴回憶中,往事卻益發鮮明,最後就在一次的出差中,整個人傷心潰堤。

起初,我們以為父親只是垂垂老矣,卻沒料到是陳年的宿疾發作,依稀記得父親從加護病房到逝世僅兩天,還來不及交待後事就嚥下最後一口氣,令人措手不及,雖然哀慟但還是必須打起精神處理後事。從連絡殯葬公司到火化安置的七天內,送往迎來的忙碌與超度的儀式不但令人疲累,也無暇多想,只盼望一切能圓滿順利。

人說:思念總在分手後。猶如女主角劇中在七天內經歷獨特的葬禮文化,雖說令人頗覺迂腐,但是等到葬禮結束後,想起多年的父女緣分就在一瞬間消逝,而往日與父親的記憶卻依舊歷歷在目,才驚覺死別難熬的滋味,終於藏不住對父親的思念,哀慟得久久不能自己。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如今出社會多年的我,好不容易攢了一些錢,欲讓父親安養晚年,父親卻早已作古,實是人生的一大憾事。

迄今隨著電影再重溫一次當時接觸葬禮的經過,與父親相處的種種,不僅觸動我對父親的愛與濃濃的思念,也提醒著我要活在當下,珍惜身邊的人事物,避免留下遺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