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偏鄉的一所學校上課,下課時跟一個老師閒話家常,我們閒聊的範圍,免不了是兜著孩子的教育打轉。這位老師的教養觀念與作風,給我頗多啟發。
他說他有三個孩子,大的讀五專,另外分別讀國中、小學,三個孩子讀書從不補習或上安親班。
在這個升學競爭白熱化的年代,從不補習也不上安親班的孩子算是「稀罕」的。我很好奇,為什麼他的孩子可以做到?他說,太太是全職家庭主婦,孩子放學就接回家,所以不必「寄放」在安親班;至於補習則大可不必,因為在這個急速變動的年代,鑽牛角尖讀書根本不必要。最重要的是:如何在求學與成長的過程中,協助孩子盡早發現自己所愛與所長,幫他們及時找到人生努力的方向與目標。所以,埋頭苦讀、惡補其實大都於事無補,即使學校功課成績不差、考上明星學校,也不代表將來得以安身立命。
孩子既不上安親班也不補習,難道不怕功課跟不上?他說,因為不必為補習趕場,放學就能回到溫暖的家,生活規律、作息正常,孩子身心健康愉快,讀起書來不但不落人後還名列前茅。他特別強調,重要的不是成績好壞,關鍵是,他們夫妻陪伴孩子成長的態度與作風,讓孩子在愉悅自在的環境中快樂學習與成長。
這位老師說,每逢假日,他們夫妻必定安排戶外活動,帶著三個孩子搭公車,四處走訪各地名勝古蹟或旅遊景點,從愛河漫遊、西子灣觀夕照,到文化中心、夢時代……周遭名山勝水,他們全家無一不至,甚且屢屢造訪。
這有什麼好處呢?他說,帶著孩子去戶外,除了活動筋骨、紓解心情之外,還能增廣見聞。更重要的是,增加與孩子的互動,藉以觀察孩子的性向,幫他們找出潛在的長才與優點。當發現孩子的亮點,就能因勢利導,鼓勵他們順勢而為。他舉自己大女兒為例,就是因為從小發現她酷愛畫畫,不但鼓勵她樂在其中,還協助她如願就讀相關科系,所以孩子始終在快樂中學習,成績也節節高升。
他們相信:只要掌握人生方向與目標,持續快樂學習與成長,學有所專,將來不怕沒有自己的一片天。
現代人都希望夫妻都有工作,以「雙薪」改善家計,但這位老師有不同看法。他與太太充分溝通,獲得共識,太太「留守」在家做全職家庭主婦。他們認為,與其家裡沒大人讓孩子在安親班「漂泊」,不如有個女主人在家經營與守護,讓孩子們一放學就得到家的溫暖。一人工作,日子過得好嗎?他說只要過得簡單、量入為出,就能不愁吃穿、生活無虞。
我終於知道:他們簡單過生活,胸有成竹、心有定見,能夠掌握人生的方向與目標,不隨波逐流、不人云亦云,所以才能在煩忙亂的潮流中保持清淨定的生活。這樣的教養與生活觀念及作風,令人耳目一新,真值得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