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洗手洗臉,沖刷清洗物品,我們開著水龍頭,水嘩啦啦的流下來,奔湍的水注流去一日,也流去一生。
有一天,我清理水槽,拿起刷子洗水龍頭,還它本來晶亮的面目。才發現水龍頭貼著一張標籤,萬美衛浴,遷進這寮房住了七、八年,早晚與水龍頭相看,我竟不知有這張標籤。人的六根,實在有趣,每天我們穿梭人群,轉換不同的空間,我們說著看著聽著,但每個人呈現的世界卻是千差萬別。
因為這個水龍頭,我想起佛門的「隔陰之迷」,有關「三車和尚」窺基大師精采故事。
玄奘大師往西土取經,路過一座小山洞,他進入洞窟要朝拜佛像,發現佛像布滿了塵土,他就先把塵土清理乾淨,赫然發現是一位打坐入定的年老僧人。
玄奘大師對他說,你只修定,難以圓滿菩提。我要到西方去求取經典,回到中土之後,你再來助我弘揚佛法。
這位僧人答道:「好的,但我要怎麼找到您?」大師指示他:「你到中土去,找一戶人家,房子是最高大漂亮的,你就在這戶人家投胎當他們的小孩吧!」(意思是要他投胎當皇家的子弟。)
年老的僧人不久即圓寂。
十幾年後,玄奘大師回到長安,受到唐太宗的敬重,開始翻譯經典的工作。他沒忘記當時在山洞中的約定,時時留意皇宮裡是否有年紀相當的太子,結果遍尋無蹤。
有一次,偶然見到了開國功臣尉遲敬將軍的小孩,年齡不到二十歲,大師認出這個小孩就是當年與他約定的僧人,希望小孩出家,但將軍捨不得孩子出家。大師只好奏請唐太宗下旨,將軍夫婦也只得無奈答應了。
這個少年也忘了與大師的約定,想出刁難的方法,提出要有一車的酒、一車的肉、再加上一車的美女,他才願意跟隨玄奘大師出家。玄奘大師一口就答應了他的要求,並備辦「三車」迎接這位少年到寺院中出家。當車隊抵達寺院的山門前時,鐘聲剛好響起,這位少年被鐘聲喚醒,終於憶起前世與大師的約定。
這位少年成為後來傑出的窺基大師,唯識宗的發揚者。
一世昏迷謂之隔陰,換了一具身體,不同的時空情境,可能就丟失某些寶貴的記憶了,因此,學佛的行者,應深深引為警戒:過了一天,過了一小時,一分鐘,我們存入刪去的記憶是什麼?「念念分明即為佛」,這是禪門祖師的棒喝,我們的念念隨逐外境奔流,濃密的烏雲,再明的月也難以看見。
讀著水龍頭「萬美衛浴」四個字,水聲裡,我像是從長睡中醒來。那四個字日夜與我同在,我卻未曾看到。佛所言,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是呀,如果我們連水龍頭的標籤都視而未見,去談甚深佛法,慈悲的佛也應笑我們是群瞎眼的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