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朝天宮媽祖分身 江蘇出巡
被譽為「中國第一水鄉」的江蘇省昆山市周莊台灣老街,日前首次舉行媽祖出巡繞境活動,是「兩岸文化交流月」的活動之一,台灣北港朝天宮董事長帶領百位朝天宮委員、陣頭人員前往助陣,吸引眾多朝拜人潮。
位於千年古鎮周莊的台灣老街文創園區,也推出十二項主題內容,包括「觀音文化館」擁有全球最大室內水月觀音像;台灣古建築風貌的「廟前廣場」,有官將首、戰神鼓、三太子民俗表演;「高山青劇場」展示台灣原住民文化、手藝及歌舞;「民俗文化館」展出台灣人節慶、信仰、生命禮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觀滄)
本土宣教博覽會 淡水舉行
中華基督教基層宣教訓練促進會、失親兒基金會、全人關懷協會、幸福婚姻促進會、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等十七個單位聯合舉辦「本土宣教博覽會」,日前在新北市淡水區淡江教會舉行,活動包括基層宣教特會、展覽及宣教工作坊、宣教異象之夜。
在會中,基層宣教訓練學院院長杜林茜牧師專題演講,呼籲教會將眼光放在廣大的未得之民,並分享資源,共同關心被社會忽略的基層;還有台北信友堂康來昌牧師主講;淡江教會莊育銘牧師、萬華活水泉教會吳得力傳道及鄉村福音布道團團員作見證。(觀昶)
東勢長老教會 震災重建竣工
日治時期,台中東勢區是台灣三大林業重鎮之一。昭和元年(西元一九二六年),傳教士莊聲茂到東勢區傳福音,由簡陋的山地學生中心發展成容納五、六千人的東勢長老教會,九二一大地震受損後,經三次建堂工程,日前竣工啟用,成為傳福勝景。東勢長老教會劉恩典長老表示:「重啟建堂到完工,經歷神美好的恩典,神醫治了地震後留下的傷口。」
新堂除了禮拜堂之外,還有將對外開放的教室與圖書館,未來將針對不同族群(包括眾多的外籍配偶家庭)開設學習課程,並舉辦各種大型活動,加強社區凝聚力。
(觀曙)
青島最大天主堂修復 迎80年慶
大陸山東省青島市德縣路天主教堂正進行整修,主要是修繕外部牆面,預計六月底竣工,重新開放,慶祝建堂八十周年。
二十世紀初,德籍神父白明德建立青島天主教區,由德籍傳教士維昌祿任主教,先後在當地興建多處教堂。隨著教徒增多,主教維昌祿往德國各地教會募款,由德國建築師設計,於一九三二年動工興建青島天主教堂。
該教堂占地近二千五百平方公尺,以黃色花崗岩砌成,表面雕以簡潔優美的紋案,穹頂繪以聖像壁畫,還有巨大玫瑰窗、鐘塔、祭台、十字架,是青島地區最大的哥德式建築,也是基督教建築藝術的傑作。(觀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