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姐來電話告訴我,小李媽媽從紐西蘭回來了,正在她家聊天。放下聽筒,立刻坐車趕到她家。
很久以前,我們都住在北斗中學的教師宿舍,當時有兩位李媽媽,為了區分,我們稱美麗姐的媽媽為「李媽媽」,年輕的當然叫「小李媽媽」。
小李媽媽是教英文的李叔叔的太太,生得嬌美,很有巧思,在小學教書。當時大家住的房子都只有一房一廳,窗戶也小,她就有辦法把家裡布置得雅緻潔淨,比別人家顯得寬敞明亮。
寒暑假,他們一家四口,背著單眼相機到處旅遊,是我們這群神社小孩,想都不敢想的奢求。五○年代,街上沒有早餐店,小李媽媽早上要趕著上課,又要照顧小孩,哪有時間煮稀飯?聰明的她,晚上把米洗好塞進熱水瓶,再注入滾燙的水,蓋緊蓋子,第二天就有溫熱的稀飯吃了。
一九六八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北斗中學原址改成北斗國中,我們住的日本神社改建的宿舍,興建為北斗高中。政府另外建了新宿舍,落成後,我們和鄰居一起搬進「文苑新村」。李叔叔在鎮上買了大房子,不住宿舍,不過,經常回來跟老鄰居話家常。
歲月在風雨狂沙中轟烈走過,老一輩逐漸凋零,鳳凰花下的少年子弟,飄蕩江湖,我也連根拔起,移植台中,開啟人生另一趟逆旅。聽說李叔叔夫妻退休後走遍天涯,最後選擇紐西蘭定居,只偶爾回台灣探探親。
某年,我帶媽媽回北斗轉轉,順便到中華路有名的肉乾店,買些特產準備送朋友,在店中巧遇李叔叔他們。李叔叔依舊挺拔,一臉絡腮鬍,更散發出男人的魅力;小李媽媽卻重聽,骨質疏鬆,李叔叔緊緊跟在身旁,關愛的眼神,見證一世鍾情。過了兩三年,卻傳來李叔叔因大腸癌過世的消息,令人不敢置信。
如今又能跟小李媽媽重逢,我們擁在一起好久好久,捨不得鬆手。她戴了助聽器,如往昔般的健談風趣,隨身攜帶著和李叔叔到世界各地旅遊的照片,一幕幕風景,在溫馨中重現。雖說人生中遇見了意外,但是她擁有單純的美,樂觀、自信,繼續畫著圓點前進。
那天下午我們講了好多話,喝李媽媽泡的茶,吃美麗姐做的糕點,彷彿又回到從前,我們都是神社故事裡不能缺少的那個人。